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工业产能超美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中国工业产能超美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美国制造业这么发达,而且全球工业都4.0了,为什么感觉这次疫情他们的医疗物资产能迟迟跟不上?
- 美国工厂招工难,传富士康考虑外调中国员工,100亿美元的投资是短视吗?
- 中国的制造业飞速发展,直线上升,会不会引发产品过剩?
- 我国芯片产能位居全球前四,能否赶超美国?
美国制造业这么发达,而且全球工业都4.0了,为什么感觉这次疫情他们的医疗物资产能迟迟跟不上?
这首先是产业结构的问题。
无论是口罩,还是呼吸机,目前产能最大的国家都是中国。而美国比较注重金融业、高科技行业及高端制造业,即便是鼓励制造业回流,也没有鼓励口罩或呼吸机这样领域的行业回归,所以这次疫情在美国大爆发,美国的医疗物资紧缺,而自身的产能因为产业基础薄弱,并不能及时跟进。
可以说,一直以来的产业导向使得美国的医疗物资之缺,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自给。
目前,美国感染人数已经突破10万,不爱戴口罩的美国人越来越感到口罩的重要性,不过他们也发现,要想买到口罩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一份27号公布的全美市长会议调查,也许能表明疫情大爆发下,美国医疗物资的匮乏。这份调查显示,在美国213个城市中,接近90%的市长表示当地缺乏足够的试剂盒,口罩以及其他防护措施应对新冠病毒;85%的市长表示当地医院呼吸机短缺。
口罩,消毒液,手套、防护服、呼吸机等,这些曾经不那么亮眼的行业,反而是中国制造业中在全球市场有较好表现的行业。以口罩为例,美国在疫情之前,就有九成口罩是中国进口。在口罩、防护服和呼吸机领域,中国有完整的产业链,而美国则没有。正因为如此,美国没有办法快速增加口罩产量,即使更多企业加入生产,它的原材料也主要还是来自中国。
据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在上周预计,美国将急需35亿只口罩,美国市场出现了口罩等防护用品价格被哄抬到2000%。这是供给完全或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表现。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制造的口罩或将成为硬通货,而目前,中国口罩日产量已达到1.16亿只。
在生命面前,最能避险的已不是黄金与房地产,而是口罩。
国内的产业链不能闭环运转,也就是缺胳膊少腿;不像我国,关起门,啥都能生产,从简单的“钉子”到航空母舰,从服装鞋帽到大规模集成电路,从麻辣烫到空间站、月背探测;从自行车到高铁、飞机,,,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而且完全独立自主。
1、美国工业确实发达,但是口罩机、呼吸机等医疗物资是基础工业,美国对于高精尖的产品生产能力确实很强。但是基于美国自身的定位,以前已经将一些基础工业往中国、印度、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转移,因此对于口罩机,呼吸机等一般工业基础反而没有中国这样的制造大国反应快,产能提升速度也慢;
2、美国工业4.0是指其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相关的建设,在这方面美国确实比国内要先进,但是这些都是工业的上层管理与应用层面,并不能为美国的口罩机、呼吸机等基础工业的短缺带来多大用处,故他们产能提升能力不强。
3、一个国家的工业体系其实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并不是能够短时间能够补充起来的,例如口罩机需要有超声波焊等几百件各类元器件,美国基础工业不够充分,哪怕是有任何一个零部件需要从国外进口,都会卡脖子,导致产能提升缓慢,另外口罩生产还需要熔喷布等原材料化工基础,这个的建设周期要比简单的机械零部件生产会更加缓慢,难以短时间补充,所以这一系列的内容都是导致美国难以短时间补充产能的原因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有不同意见的大家可以发布评论进行交流讨论,本人专业从事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若大家对着方面感兴趣请关注我,我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相关内容及资讯,谢谢
美国是全球化受益最大的,所有产业链都有小弟配套,自己却掌握着最最高精尖的那一部分。那么问题来了,一切战略物资,包括医疗物资并没有多少科技含量,比如生产呼吸机,只要能超大规模生产空调就能同样生产呼吸机。考验的仅仅是一国工业产能,所以在此情况下,工业规模和工业门类成了最为重要的一环。而美国并不是没有呼吸机技术,而是规模产量达不到消耗。高利润的舒服日子过惯了,平时只需要开动印钞机就能舒服每一天,谁还去工厂拼死拼活。
美国的制造业是发达,但只是制造业的设计、管理发达,利润低的生产环节早就不干了,特别是一些科技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美国的第一、第二产业仅占其GDP的不到20%,是全世界占比最低的,所以这次疫情美国生产的医疗物资远远不够也就不足为奇了!
美国工厂招工难,传富士康考虑外调中国员工,100亿美元的投资是短视吗?
富士康在美招工恐怕不是普通的组装工人。再说难在哪里?未见海外网报道和鸿海自己的声明。都是外界的判断啊,猜测啊等等。鸿海此次估计是没有跑路成功。大量资产被截留才可能是事实。股票暴跌,市值缩水的问题会导致北美工厂运作困难。我想,这怎么是一个招工问题可以说清的,同时,作为鸿海来讲,多年管理数十万工人的经验和经历,怎么可能对投资地佣工市场不做调研,这简直就是把郭台民想的和煞笔一样,我想,你都能看见,你都能想到的事情,这个人他想不到,可能么?
综上,还有鸿海印度,估计没几人愿意看到鸿海在印度的布局和产力扩张速度吧。心态放好。不要扯犊子,会被人耻笑。
去年,富士康宣布在威斯康辛州投资100亿美元建设面板。该州州长也承诺给予30亿美元补贴,但前提是必须完成1.3万就业。
但是,多家外媒报道,富士康在本地招不到人,考虑从中国调人去美国。
这个消息已经被富士康自己否认了。
富士康表示,招聘重点仍然以威斯康辛州为先,他们将继续从威斯康辛各地招聘和培训工人,并将根据需要补充招聘来自美国其他地区的员工。
如果无法完成就业指标,富士康也拿不到相应的补贴。
虽然富士康自己否认,但是哈佛教授称,他相信富士康会从中国调人,“任何人都不应该对这一举动感到惊讶。相反,如果富士康不从中国调工程师来,我才会惊讶。”
该教授认为,世界上几乎所有面板都产自于东亚,美国根本造不出来,也没有相应人才。
所以,富士康现在真的遇到了问题。一方面,该州失业率非常低,只有3%,就业市场可以说是非常紧张,很难找到人。另一方面,符合要求的人更少。
如果真的招不到人,现在工厂已经在建了,不可能不开工啊,实在不行只能从中国调了,但是这样就拿不到美国政府的补贴了。
骑虎难下。
中国的制造业飞速发展,直线上升,会不会引发产品过剩?
其实楼下的老哥说得很好,我做点补充。
首先,国内产能过剩确实是有的,如果以国际看中国,中国的品质不算低端,算中端偏上,东南亚与印度等区域制造那才算低端,所以他们GDP很高,虽然中国品牌不算强大,但中国制造是中国最大的品牌。
而产能过剩是一个周期变化产生,只是相对的。如果国外市场都没什么竞争者,那么我们产能也没什么过剩的。比如所说的美国制造和日韩制造,所谓的高端,他们一样产能过剩。只是大家处于供应不同等级产品而已。
所以,产能过剩只是库存周期的一个体现,历史上发生过几次这样的事,英国工业革命以后,产能过剩,用武器打开别国门,劫夺别人财富。
美国1932年经济萧条,产品很多却卖不出去,牛奶都倒河里,经济支柱断了,大家口袋都没钱,所以没有什么产能过剩之说。而今年5月份出口业务停不错,国内经济也缓解了点,取决于“一带一路”的引导、侧供给的改革成效、汇率下跌、中小企业贷款等多方面原因促成。
当然,楼下的老哥说得挺好,中国还有很多提升空间,无论是品牌还是技术。低端永远跑得比高端快,毕竟劣币驱逐良币嘛。
主要从三个方面看:
第一,总量和结构方面
中国制造业总体已经过剩。但是从结构看,是低端过剩,中高端还不足。
带来的机会是低端制造要转型,中高端制造要发力。
第二,质量和品牌方面
中国制造业的质量堪忧,没有品牌,或者品牌溢价不高。
带来的机会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转型,中国品牌在世界市场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第三,技术和智造
中国制造业的技术还处于低端水平,智能制造才刚刚开始。
带来的机会是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会带来更多的升级机会。
产品过剩与否是与需求相关的,市场的产品供给量小于需求量就不构成产能过剩,相反则过剩。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居民收入的提高,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满足产品功能性基础上要求产品更加智能、更加人性化等等,对于满足基础功能的产品来说,已构成产能过剩,而新需求新动态下的产品则变得稀缺,比如智能音响、折叠屏手机等等。如果企业能够长期跟踪把握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不断提高自身实力,不断提高产品线的迭代频率,这样的企业无论何时都是稀缺的,所产的产品也就是稀缺的。
我国芯片产能位居全球前四,能否赶超美国?
能。
1、中国人决心做的事一定能做成,仅仅是时间问题。
2、国家在芯片领域的持续投资加持,让赶超美国在技术上和政策上成为可能。
3、以人为本的人才政策助力芯片的技术积累和突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工业产能超美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工业产能超美国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