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日股市抢筹中国资产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日股市抢筹中国资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主力在尾盘大幅买入什么意思?
个股在下一个交易日会出现重大利好消息,比如,资产注入,主力提前知道,则会在尾盘大量买入,进行抢筹操作,同时,当个股在尾盘出现重大利好消息时,也会吸引市场上的投资者大量买入,这种情况,后期股价一般会出现上涨的情况,投资者可以考虑适量的买入一些。
尾盘大单买入这种情况通常意味着主力在做收盘价,可能导致股价会有大幅度上升,目的会有以下几种:
1.该股当天如果成交平淡的话,即使主力做收盘价,除了原来持有该股的人,很少会注意到,主力的目的是为了护盘。
2.盘中股价在一个特定的低价区附近出现一些比较大的成交量,股价没有因大量抛单继续下跌,说明交易可能会有默契,主力的目的也是为了护盘。
3.如果在盘中出现比较大的买单,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是主力筹码出逃还没有出完,二是处理不得不在尾盘拉升来护盘
外资为何疯狂抢筹?
这一波反转来得太快,又快又猛烈,也显示出经济全球化还是在继续。
资本是逐利的
2023年以来,据说外资已经有640亿进入我国,疯狂抄底股市和房市,包括但不限于将上证指数拉到了3200点,部分外资地产商又重新在内地拿地,比如著名的李超人就抛售了英国的资产而回来一线城市。不得不说资本的嗅觉真的很强,资本的逐利性也显露无遗漏,动作非常快,地产、银行、动力电池等很多板块都已经涨了一轮甚至更多。
2023年看多中国
从疫情防控政策放开的一个多月来看,包括北京在内的大城市的恢复速度是远远超过了预期。尽管内地已经监测到了XBB的病例,不过并没有影响大家的消费热情,报复性消费也好,买买买也好,已经重出江湖。要不是日韩的作妖,其实能够收割一波流量和购买力,目前去东南亚的多。今年要拼经济了。马上就是春节,几亿人的流动显然会带来更多新的机会。
都在拉“核心资产”,那还上这么多股票干嘛?
现在股市定位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因此IPO越多越好,
前一阵子,证监会核发IPO家数增加,引发市场担忧情绪,媒体援引有关人士的讲话安抚市场情绪,提出两个观点,一个是适当加大支持企业融资力度,另一个是助力企业解决较为迫切的资金短缺问题,
因此为了支持实体经济,IPO 需要增加市场的包容性,降低上市财务门槛,吸引更多公司上市,
上市公司多了,存量公司增加,但是市场存量资金就那么多资金无暇他顾,无法全部炒作,只能选择部分质地较好的公司,也就是知名度比较高的公司参与投资,这就是核心资产,可是核心资产一般而言都属于权重股,像茅台/五粮液/招行等,依靠一家机构无法完成股价拉升,因此都是机构抱团参与,通过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方式推升股价。
以后存量公司越来越多,肯定会出现很多僵尸股,成交量稀少,换手率低迷,没有机构入住,没有游资参与,股价低迷不振。类似于香港的仙姑。只是股价高于一元而已。
参考1997年美国上市公司数量达到了8884家的最高峰,2015年美国上市公司的数量只有3812家。A股现在上市有3800家,未来还有公司不断上市,退市公司寥寥无几,不断扩容之下A股会有很多公司被边缘化,80%的上市公司没有核心竞争力。如果能增加研发强度,完善退市制度,推行市场对冲机制,能够成为A股长牛的驱动器。
回答问题前,先提出一个观点:股市是提供融资的场所,做强股市也是为了更好的给实体企业融资服务。
监管层目前非常重视资本市场的发展,本质上,是希望从依靠债券等债务融资方式转变为依靠股票IPO的股权融资方式。因为股票IPO不用刚性兑付,对企业的负担小,是很好的融资方式。
因此,一切的政策出发点都是希望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融资场所,包括注册制的推出、退市制度的完善等等,都是希望让整个市场更加的健康有活力。
明白了这一点,就解释了为什么IPO不能停,甚至说明了未来注册制下,IPO企业会越来越多。
在注册制之下,A股市场会越来越趋于美股港股的玩法,核心资产不断创新高,垃圾股不断创新低直到退市。不断有新鲜血液注入市场,也不断清理腐朽的垃圾,这样的资本市场才会越来越健康,越做越强,为中国企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持。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欢迎交流探讨。
不得不说,注册制的开启,预示着A股在向着美股化的方向在迈进,按此逻辑,一大批核心资产股票,将继续大受资金青睐,高高在上,享受流动性溢价的空间,无业绩小票,会逐渐走向另一个极致,无波动甚至无交易,港股的仙股便是最真实的写照。但其实要注意,是绩差小票,并非所有小票:
一,绩优白马股的上一次大行情,是在2016年底至2017年,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大资金的价值取向导致其抱团在白马里面避险,由于存量资金的原因,很显然已经没有了多少资金再去中小市值的板块,大企业大涨,小企业大跌,这种情况是不仅是我们所有散户投资者不希望看到,也是健康的资本市场所不应该有的现象。
二,现在注册制的开启,市场的风险标似乎又已经开始转变,白马绩优蓝筹又有走趋势的苗头,这一次的原因跟之前2016-2017不同,目前疫情导致的特殊宏观经济环境,也激发了资金向头部核心资产避险的趋势,但这次的风向明显和之前不同,这次除了核心资产票,一大批中小市值的业绩成长股也得到了市场的青睐,最近的食品,芯片,新能源,部分成长股有明显的资金流入现象,而目前被市场抛弃的是ST类的真正贴有“绩差”标签的个股,此类股票之前由于有被借壳的可能,部分出现明显的炒作,而注册制后,其借壳的功能消失后自然也会被市场完全抛弃。所以目前的市场,是核心资产和绩优成长股共舞的成长阶段,成长小票并非完全得不到资金的青睐。
近阶段核心资产不断被抢的消息充斥着媒体,贵州茅台牛气冲天的走势尤其大吸眼球! 根据消息,自2020年3月下旬始,北上资金始终不忘初心做出抢筹核心优质资产的动作,“核心资产”筹码先后被买爆。 从持仓数据来看,一季报中,社保基金持仓生物医药股龙头长春高新市值达56.72亿元,为第一大重仓股。工程机械的三一重工也持有39.84亿元,为第二大重仓,其他一些优质公司持股市值均在15亿元以上。
白马蓝筹作为核心资产一直是机构投资者和北上资金偏爱的重点,尤其是在外资及价值投资理念的推动下,白马股的涨幅远远超越同期大盘。然而,事物的发展永远是变化的,类似于上世纪70年代美股的“漂亮50”,中国股市的“核心资产”或许会像当年“漂亮50”那个泡沫一样破裂。
一、A股核心资产如何定义
A股核心资产没有统一的标准。以笔者个人的标准来看,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1、属于行业头部公司
2、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具备盈利增长的可持续性
3、盈利能力较强、盈利质量较高,或企业经营性现金流充裕
4、具备较好的市场口碑并能创造社会价值
但传统行业的龙头能否持续成为核心资产也是存在不确定性的。一方面,市场给它们太多的乐观预期,导致这些头部公司市值和估值都出现了大幅攀升。但业绩的增长远低于市场估值带来的股价涨幅,这里面暗含了较多的市场情绪带来的股价上涨,而不是业绩增长带来的股价贡献。以中国核心资产作为整体来看,其2016年至2018年的收入增速和净利润增速表现一般,除了2017年收入与净利润增速分别反弹至17%和12%以外,2018年两者又分别跌至10%和7%。反映核心资产的基本面因素并不如市场想象的那么乐观。
二、传统的头部企业地位会随着经济及产业周期的发展变迁而改变
在这轮经济转型期当中,金融、消费和医药行业都可能出现新的变化。由于消费者的口味和习惯都可能会发生变化,因为,对于新业态、橷模式、新技术的研究变得更为重要。我们预期未来20年,一些传统行业的龙头都会被颠覆,比如商业银行、医药、家电、汽车等领域都可能会诞生一些跨界的新龙头。所以,对于目前市场一致预期看好的核心资产,我反而不太看好。因为5年之后又会有一批新的头部企业诞生,而且这些新龙头属于跨界经营的模式,完全颠覆了现有的行业商业模式。比如智能汽车和智能家电可能诞生一些的龙头企业,他们集成了传统家电的优势,又具备了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的功能集合,可能成为了智能家居及新型消费的一种创新模式。如果传统的龙头企业创新能力跟不上市场需求更新的步伐,则很可能被淘汰。
医药行业也是一样,中药的价值体现较慢,随着科技进步和医药研发投入要求的资金越来越大,头部企业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更适合风险资本去参与。一些细分领域的消费或者中药龙头很可能被新业态企业替代,除非具备较强的核心竞争优势,否则很容易沦为明日黄花。
三、新经济带来新龙头
未来20年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的增长,传统的核心资产可能会遭遇一场歼灭战。所以,“调整就是买入核心资产的良机”可能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过去20年涨幅较大的核心资产主要源于经济周期(以投资和出口推动的经济增长)和房地产上升周期的推动而带来盈利的持续增长(推动了家电、汽车、银行业的快速发展)。但未来20年产业周期会发生新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必须要重视新模式、新产业和科技创新带来的重大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房地产周期的弱化,而科技创新推动的强化。未来5-10年又会诞生一批新的核心资产。
所以,我们不能犯刻舟求剑的错误,认为当前市场看好的核心资产会在未来15-20年仍然成为明星。这也就是巴菲特所强调的,宁愿推荐投资者买指数基金,而不是买所谓的核心资产。因为成分股更替可能使得指数更能代表经济的成长性,而现在市场看好的所谓“核心资产”很可能随着时间的延续而最终被剔除出核心指数。这从美国历史上可以得到验证。过去30年很多曾经风光一时的蓝筹股都被剔除道琼斯工业指数。
目前A股一些所谓的“核心资产”股价已经大幅高估,在这上价位去推荐,也容易冒高位接盘的风险。比如说某些消费白马股,甚至包括银行股,笔者都不认为被低估。因为行业发展空间已经到了成熟发展后期,货币存量规模巨大,信贷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市场进入创新引领阶段。因此 ,低估值 的银行股会是一种新常态,这符合行业周期的发展特征。
简单地讲,管理层力推的注册制,正是为了迎合未来新模式、新产业和科技创新发展诞生的新的核心资产,缩短新业态、新头部企业的上市周期、提高上市效率,为高成长的中小型企业提供股权融资便利,引导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回归理性,且减少上市过程中的权力寻租行为,促使政府监管职能转变。
核准制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使得很多成长型的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尚小或尚未盈利而不能满足A股上市要求,从而丧失了二级市场股权融资机会,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速度。实行注册制后,在依法公开的相关信息的前提下,中小企业同样可以获得上市融资的机会,资本的支持叠加自身具有的高成长性,有望实现规模和盈利能力的快速提升。此次科创板推出配合注册制试点,将借助资本的力量加速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的融资发展,真正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实例经济的作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股市抢筹中国资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股市抢筹中国资产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