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飞机疑玻璃开裂返航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飞机疑玻璃开裂返航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北极考察路线?
中国第四次北极科考队队员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通过北纬85度25分线,突破了中国航海史上的最高纬度纪录。
在本次科考过程中,“雪龙”号最早在北纬70度附近的楚科奇海域进入浮冰区,考察工作一度深受浮冰困扰。根据国家海洋局预报中心每天提供的冰情图,结合考察计划,考察队决定“雪龙”号在北纬75度以后向西北方向航行,从西经169度逐渐“斜跨”到目前的西经178度,以寻找冰情较轻的海域。
连日来,“雪龙”号在一路北上过程中,遇到许多大块浮冰中裂开的开阔水道,船员们称之为“清水塘”。在这些“清水塘”,“雪龙”号几乎可以全速前进。
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于1999年7月1日从上海出发,穿过日本海、宗谷海峡、鄂霍次克海、白令海,两次跨入北极圈,到达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和多年海冰区,圆满完成了三大科学目标预定的现场科学考察计划任务,获得了大批极其珍贵的样品、数据和资料。
满载着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丰硕成果的“雪龙”船,历时71天,安全航行14180海里,航时1238小时,于1999年9月9日抵达上海港新华码头。路线:由上海出发—日本海—白令海—楚科奇海—北极永久海冰区(期望到达西经170°、北纬80°~82°)—楚科奇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上海。考察返航途中停靠阿拉斯加诺姆(NOME)港进行油水补给。本次考察主要工作区域是白令海、楚科奇海。
如何看待川航航班风挡玻璃破裂紧急备降成都?
综合后续消息,这次机组的反应是一流的,甚至是伟大的,在这种情况下迫降成功,也算是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了。
这样的事故非常罕见,此前世界航空史上还没有过挡风玻璃自然爆裂碎掉的事情,只有被鸟撞击出现裂痕的记录。对成熟的飞行员来说,开飞机是非常安全的事情,只有起飞和降落的时候才容易出现事故,大多时候都很安全。尤其是飞机到这种高度,就可以切换成自动航行模式,但是这时玻璃突然碎掉,对机长来说是巨大的考验。
川航这次航班的机长是空军专业的飞行员,以前在空军飞行学员做教官,有这样好的人做教官,中国空军飞行员的技术也是顶瓜瓜的。
这都是好的一面,作为一个乘客,还有一个很大的担忧:挡风玻璃破裂脱落,其实是非常严重的安全事故。责任到底在哪里呢?是飞机组装(空客在天津组装)的问题,还是玻璃质量本身的问题?在例行检查中为什么没被发现?
最让人担心的问题是,这种玻璃事故,如果是和玻璃的质量有关,那所有行洪的空客319是不是都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这些飞机在天上飞着,如果有安全隐患的话,确实让人担忧。因为对飞机安全来说,一次失败,就是两三百条人命。
这次机长是个英雄,真的该感谢他,奖励500万都不过分,但是更重要的是抓紧时间调查,弄清楚事故的原因,如果是这家飞机单独的问题,那就是万幸,如果同一机型普遍存在玻璃安全隐患,就应该停飞检查。
说句特不应景地话,我认为我们现在不应忙着歌颂英雄,更应当追查责任。好好的挡风玻璃怎么就突然爆裂脱落了?是意外事件还是安全事故?是否有人要为这起空中惊魂买单?
虽然机长和机组人员表现堪称完美,他们配称国家英雄,但它改变不了这起事件首先是一场灾难的事实,而后才是英雄般的拯救。但比起英雄力挽狂澜,我们更希望没有灾难。而对于该航班上的乘客来说,他们的感受更多的应该是倒霉而不是庆幸。因若能重新再过,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放弃登机。
舆论,理应全面客观,我们不能两眼只盯着救火英雄,而忘却了放火的罪魁祸首。因为,即便是再神奇的英雄,也不能保证每次救火成功。防火才是根本。我们从来没有理由将一起空难定格为飞行英雄的圣典!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飞机疑玻璃开裂返航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飞机疑玻璃开裂返航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