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中国物理界,有几位得了诺贝尔奖的?他们都有哪些光辉事迹?
- 爱因斯坦和爱迪生有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
- 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莫言,杨振宁,这三人有何贡献?
-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研究量子纠缠和量子信息科学的三位科学家,如何通俗地理解他们的成果?
- 2021年物理学获奖内容的书籍?
中国物理界,有几位得了诺贝尔奖的?他们都有哪些光辉事迹?
中国内地的物理学界,迄今为止没有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但华人科学家已经有多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中包括杨振宁和李政道、丁肇中、崔琦、高琨、朱棣文等6人。聊以自慰的是,杨振宁和李政道、丁肇中、崔琦和高琨在获得诺奖时都具有中华民国的国籍,其中杨振宁和李政道两位由于是出生于中国大陆且在政权更迭前出国、在获奖时没有申请美国的国籍,所以勉强可以算上中国国籍。
中国内地物理学界没有科学家获得诺奖,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首先是此前多年,内地物理学家物质条件和可以获得的资源还是很有限的。他们很难对物理学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作出持久和深入的探索,也缺乏必要的仪器设备进行测量和验证。其次,中国的教育重在鼓励应试和重复,缺乏对原始性创新的鼓励,这造成的结果是,中国物理学家(也包括在世界各地求学和工作的物理学博士、博士后)是执行实验或实现老板计划的高手,但不太具备相应的能力持久进行原创性研究。第三,中国科学家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推销能力还有待提升,这也让他们较难获得广泛的支持和引用,而这些指标恰恰是判断诺奖候选人的重要标准。
近年来,随着国家科技投入的增加,国家在物理学上的投入不断增加。北京政府电子对撞机升级改造、上海光源(同步辐射源)、中子散裂源、500米射电望远镜、LaMOST大望远镜相继建成,一些投入更大的设备,如观测引力波的太极计划,也在筹备之中。在硬件上中国物理学家越来越具备了钻研世界最尖端问题的能力。但与此同时,中国物理学家中也出现了一种不好的倾向,那就是用大设备来验证国际上已有的问题,能满足发表的需求,但不足以取得诺奖级的成果。
中国物理界的诺奖?别开玩笑了吧?中国人没有自己的物理思想体系,一味跟风西方科学思想,能够得诺奖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不过好消息是,中国的民科必将制造出最小的黑洞,最终为粒子物理画上句号。
这个问题应分成两个问题:“中国大陆物理界有几位得了诺贝尔奖的”与“中国物理界有几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尚无人获得此奖,第二个问题是己有二人获得此奖。台湾化学家李远哲1986年获得诺贝尔奖,但可惜其人1974年加入美国国籍了。香港中文大学的高锟2009年获得物理学诺贝尔奖。如果因李远哲移居美国不算中国人,那就仅剩一位了。
“中国物理界”这个说法有点模糊,有一些诺贝尔奖得主被聘为客座教授或讲座教授。比如崔琦讲座,崔琦每年邀请一位诺贝尔奖得主或世界一流科学家去中科院物理所进行短期访问及学术交流,他们也是在推动“中国物理界”的发展。
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因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他们还持着中国护照,他们是正了八经的中国人。在国内外的一些材料上也将他们统计到中国的诺贝尔奖得主中。
杨振宁已经回国十多年,这十多年在中国工作并常住清华大学,2016年杨振宁还加入中国国籍。杨振宁尽管已是耄耋之年,但并没有真正脱离学术界,八十多岁时还为清华大学的本科生授课,他现在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物理界”的诺贝尔奖得主。
其他一些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如李政道、丁肇中等人,他们也非常关心中国的科技发展,对中国的科技事业发展也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不过他们现在并不能算作真正的“中国物理界”的科学家。
爱因斯坦和爱迪生有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
爱迪生一生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奖的提名,但是并没有获奖。 因此爱迪生一生没有得过诺贝尔奖。 爱迪生的诺贝尔奖提名是在1915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和“诺贝尔化学奖提名”。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米兰镇,逝世于美国新泽西州西奥兰治。发明家、企业家。 爱迪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利用大量生产原则和电气工程研究的实验室来进行从事发明专利而对世界产生重大深远影响的人。
他发明的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电灯对世界有极大影响。他一生的发明共有两千多项,拥有专利一千多项。爱迪生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9名。 许多新闻报道:“爱迪生与特斯拉因在电力方面的贡献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但两人因不能共同分享这份荣誉而拒绝颁奖。”
但诺贝尔奖官网证实,爱迪生是在1915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和“诺贝尔化学奖提名” ;而特斯拉是在193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
爱迪生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米兰镇,逝世于美国新泽西州西奥兰治。发明家、企业家。1915年,爱迪生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和“诺贝尔化学奖提名”。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于德国符腾堡王国乌尔姆市,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犹太裔物理学家。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1896年12月10日逝世。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莫言,杨振宁,这三人有何贡献?
屠呦呦是一位女科学家药学家。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青蒿素屠呦呦研究成果。用以治疗疟疾挽救了世界上数百万人。屠呦呦是中国本土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是中国医学界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成果最高奖项。以及更多的获奖荣光。
莫言是中国当代文学作家。写了很多代表性的作品。如,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酒国,生死疲劳,蛙,莫言处女作,春夜雨霏霏。特别是莫言作品红高粱被张艺谋拍成电影。知名度从此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让世界认识了中国有当代文学作家莫言。而最终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等等其它奖项。杨振宁博士更是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他在1957年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他推进中美建交,杨振宁先生在中美还没有正常建交前的1971年以巨大的勇气以诺奖科学家的身份率先访华,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做出了贡献。杨振宁先生协助和直接为中国建立了物理实验室60多座。可以说杨振宁先生的功绩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屠呦呦,对人类的贡献是发明了青蒿素,提高了治疗疟疾的效果,降低了疟疾的病死率。
莫言,以丑化祖国迎合西方而获奖。他制造了一堆文学垃圾,为西方丑化中国提供了依据和帮助。
杨振宁,物理学家,为世界物理学研究作出了贡献。
虽然都是诺贝尔获奖者,但莫言真的不能与屠呦呦和杨振宁相提并论,文学奖评委的主观性太强,本质上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没有绝对和刚性标准,换句话说,莫言获奖的关键是其作品理念表达符合西方标准,与评委理念一致,否则,就与诺奖无缘。而生物医学和物理学等科学奖项,评判条件几乎是“明码标价”的,标准客观刚性,换句话说,屠呦呦杨振宁获诺奖凭的是真硬核,而莫言走上诺奖台更有运气助力。
问这个问题说明你对诺贝尔奖的认识不足,诺贝尔作为世界公认的最高成就奖,不管在那个领域能获得诺贝尔奖都是对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只有喷子才说莫言获诺奖是迎合西方需要,纯粹是无知无畏的行径。
杨振宁证明了华人的智慧也可以赢得诺贝尔奖;莫言证明了只要你迎合西方的口味得奖不是问题;屠呦呦证明了虽然我们国内的“科研学术环境条件”没有西方的好,但是只要你努力照样让西方人不敢低看!!!那些所谓的“天才”一头扎向国外还找出种种理由也没见你拿诺贝尔奖!!!邓稼先没有拿诺贝尔奖,但是他铸成了保卫祖国的核利剑;袁隆平没听说拿诺贝尔奖,但是他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所谓诺贝尔奖不过是体现西方价值观的一个奖项而已,何必为了迎合西方的口味而大费周章,等到我天朝再次引领世界之时,我大天朝和奖项会比诺贝尔奖不知要高几多个档次!再说了,西方就代表全世界了?不见得吧,一个连新冠疫情都不带口罩打算“全民免疫”的国家,它的诺贝尔奖的科学性有多少?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研究量子纠缠和量子信息科学的三位科学家,如何通俗地理解他们的成果?
1、人、最少只能少到一个人,不能有半个人。“量子人”从诞生那刻起、便与地球上所有人建立起或多或少、或远或近、或亲或疏的纠缠关系。一旦量子人消失(死去)、则这种纠缠关系立刻解除。2、薛定谔的猫:马航MH370上面的乘客、至今再到以后至少相当长的时间都处于生和死的叠加态,只能到将来有一天、370被发现(观察),其上的乘客才能从生死叠加态塌缩为生或死的单一态。因为没有实地观察就无法得到确切的结果。3、观察导至波涵数塌缩:我在年轻到中年的时候总结得出,人生“未来的路有千万条、而过来的路只有一条”。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太多,各种可能的概率(波涵数)都很高,而走过来的经历只有一种。而“此时此刻”我在驻足(观察)回顾曾经的过往,再思考以后的将来!
量子纠缠只是一个胡编乱造的谎言,自然没有量子纠缠现象。把诺贝尔奖授予谎言是诺奖的悲剧。科学体系以诺奖唯马首是瞻,是科学的悲剧。现在什么阿猫阿狗都出来蹭热度,讲量子纠缠。你们知道量子纠缠是什么?牵扯什么科学原理?你们有智慧理解自然吗?
2021年物理学获奖内容的书籍?
《AI3.0》是超级畅销书《复杂》的作者、复杂系统前沿科学家梅拉妮·米歇尔历经10年思考,厘清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全新力作。
本书源自米歇尔多年来对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真实状态的记录,她在书中通过5个部分揭示了“现在的人工智能可以做什么,以及在未来几十年我们能从它们身上期待什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