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台军机密资料外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台军机密资料外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历史上达到伤亡忍耐度上限的军队有哪些?
第一,经历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红军部队分为第一、二、四三个方面军(笼统的讲)在长征前有将近30万人,后来因为左倾错误路线在中央的统治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放弃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历时2年,在国民党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下行程2.5万里,前后牺牲20余万人,中途扩军数万人,到达陕甘根据地时仅存7万人。
第二,抗日战争第一年后的中国军队。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现役部队在200万人左右。经历了平津会战、太原会战、淞沪会战、南京会战、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型会战后,损失150余万人,海空军基本打光。
第三、长津湖战役中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
因为作战需要,入朝参战的第9兵团进行扩编,兵团下属的3个军一改三三制的编制原则,超额编制每个团都是四四制或者五五制加强营,总兵力达15万人。在零下四五十度的气候下与美军王牌的海军陆战队第1师在长津湖展开激战。因为缺乏御寒装备和后勤系统的落后,志愿军在粮食弹药御寒服装极端缺乏的状况下(8、9天吃不上热饭,夜间为躲避敌机轰炸不能生火,1个班只有2床被子,只能靠抱团保证不被冻僵,根本谈不上取暖。重武器无法携带,迫击炮因为受冻炮管收缩,炮弹都无法放进去。就连机关枪都因为受冻出现故障)与武装到牙齿的美军陆战1师血战10天,粉碎了美军第二次战役在东线的攻势。
志愿军付出了伤亡5万余人的惨重代价,仅冻死冻伤就有3万余人。战役后期,其中58师、60师能战斗的战士加起来仅有100余人,依然全力追击撤退的美军。59师177团6连、60师180团2连、80师242团5连这3个除1名通讯员和1名掉队的战士生还外,大部分冻死在阵地上,成为解放军历史上光荣的“冰雕连”。
第四,铁原阻击战的志愿军第63军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后期,第63军作为掩护主力部队撤退的殿后部队在铁原阻击美军。已经参加过第五次战役的第63军已经损耗很大,全军已经减员到2.4万人,依然在铁原阻击拥有4万兵力、1300门火炮、全程空军支援的美军达13天。战后的第63军全部战斗人员仅剩2500余人。
第五、坚守上甘岭的第15军45师
45师坚守上甘岭主峰阵地,是敌我双方交战的主阵地。整个战役期间15军伤亡1.1万余人,大部分是45师,基本上被打残。
第六、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苏军第62集团军
作为斯大林格勒巷战的主力兵团,全程参与整个战役。其损耗程度可想而知。
没有太明白题主所说的伤亡忍耐度,看你的举例好像说的是战损比例。平时没有太多的去关注过这些,就说一个我所了解的,那就是1943年11月的常德保卫战。只说常德保卫战,不说常德会战,这仅是常德会战的一部分。
1943年11月18日,日军第11军的第116师团与第68师团常德城郊集结完毕,开始向常德发起总攻,意图以压倒性兵力在短时间内一举掠取常德。当时常德守军是有“虎贲”之称的国军第74军57师,师长是余程万少将,第57师有八千官兵。
当日军打到常德城下时,57师已经在常德驻守多日,早就构筑了坚固工事严阵以待,但是57师八千官兵面对的是日军三个师团的主力,兵力对比处在1:4的劣势。从11月18日在牛鼻滩与日军先头部队接战开始,经过连续多日的激战,虽然57师拼死奋战,但终究兵力火力悬殊太大,据守的阵地不断缩小,至28日日军已经突入常德城区,双方在市区展开惨烈的巷战,很多时候都是白刃肉搏。
57师经过十来天的苦战,已经是伤亡惨重,但援军却迟迟不到,所谓的外线歼敌的计划也似乎杳无音讯。29日,余程万向第六战区发出了最后一电:“弹尽,援绝,城已破。职率副师长、指挥官、师附、政治部主任、参谋主任等,固守中央银行,各团长划分区域,据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并祝胜利。”
到12月2日,所控制的阵地只有中央银行到笔架山区区几百米的范围,全师连伤员在内也总共不过几百人,真正是弹尽粮绝。3日凌晨余程万召集师团干部开会,最后决定由169团团长柴意新率百余人留守,余程万则率另外两百多人突围。天亮前,余程万率两百多人冲出常德,最后他带着仅存的83人找到了外围友军,柴意新和留守的百余人在打完最后一发子弹后又主动发起自杀性的决死冲锋,最后全部壮烈牺牲。12月3日,常德沦陷。
在这一场坚守了16天的常德保卫战中,八千虎贲仅有83人存活下来,战损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九十九,这一战被誉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台军机密资料外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台军机密资料外泄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