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歼-35A真的来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歼-35A真的来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换装周期短,空军苏-35为何能迅速形成战斗力?
苏-35是多用途战斗机,具备制空作战和对地、海面目标精确打击能力。苏-35战机有助于增强空军远程远海作战能力。但是如何迅速形成战斗力呢?
一、不断开拓训练,重视战术战法创新,成立作战研究中心,飞行员自主选择研究领域专攻精练,探索新的战法。
二、与异型机、地导、雷达部队和海军舰艇常态化开展带有实战背景的空对空、空对地和空对海对抗训练,提升体系作战能力。
三、中国空军的飞行员整体素质比较高,这些飞行员学历高、能力强,普遍具有一定的外语能力,学习技术和飞行技术都是很过硬的,尽快熟悉新战机新战法也不在话下。
在全隐身战机短期内无法实现的前提下,这样一款战机在执行远距离巡航、日常警戒驱离等任务以及对非隐身战机的作战中优势还是很大的。同时多学习俄罗斯的技术对我们肯定有好处,为日后我们研制更强的武器做准备。
谢谢邀请!苏–35是俄罗斯研制的一款具有具有4代+水平的战斗机,是苏---27战斗机的最新最先进的发展型,也是苏–27的终极版。我国从俄罗斯定购了24架苏–35战斗机,目前已交付完成。另人感到惊喜的是,据《解放军报》报道。
2018年初苏–35开始了对南海的巡逻任务,同年5月苏–35和轰–6组成机群飞越巴士海峡,另据报道,苏–35完成了空中加油课程的训练……。这已经说明我国的苏--35战斗机已经形成战斗力。从首批苏--35入役我国空军,到初步形成战斗力只有一年左右的时间。空军苏–35为什么能在短期内就能形成战斗力?
其实任何飞机入役都无法在短时间内都能形成战斗力。这是由于飞机是具高科技于一体,像苏–35这样具有最先进四代机水平的战机,无论从技术的使用难度,到飞机的操控都需要有熟悉的时间才能驾驾驭的了。特别是苏–35装备了两台大推力的矢量发动机,我国的战机目前除歼10B安装了矢量推力发动机,而且还处于实验阶段,从未装备过矢量发动机,这些新技术是需要时间来掌握的。
只所以能够短时间就掌握了苏–35的使用特点首要原因是空军飞行员刻苦训练的结果。同时提前介入,提前预习缩短了训练周期。我国飞行员向来具有训练刻苦,勇于攻坚克难,敢于接受挑战的精神,从接受新机开始就制定了科学严谨的巡练计划。并针对苏–35的技术特点提前介入,通过观摩,预习的方式提前作好了准备。飞机到位后,边训练,边研究,边推广,为后面的新机接收培养了飞行员。
对苏式飞机如苏–27苏–30的熟悉了解也是快速形成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在苏–35入役前,我国空军有着使用苏–27,苏–30的长期使用经验。而苏-35正是原自苏–27的发展型号,虽然其性能和苏–35不能同日而语,有了质的提高,但同为其系统,必有其关联。这对于能快速熟悉苏–35的性能特点有直接的借鉴作用,加快了训练步伐。
苏–35特有的智能化的飞行控制技术AI。能使新手快速掌握其操控要领。苏–35作为一款四代+的飞机,有着先进的计算机辅助系统,被俄罗斯飞行员称为“第二飞行员”。也就是说其具备计算机控制下的人功智能操控性能,能有效减轻飞行员的工作量,同时便于新手上路。正
是由于有以上的因素才使得苏–35自入役在短短时时间内就形成了战斗力。相信,随着飞行技术的逐步完美,一定会有更多的潜质被开发出来,为我国的国防建设作出贡献。
先纠正个概念,目前中国空军的苏-35战斗机,所形成是初始战斗力(Initial operational capabilit 简称:IOC)。距离全面作战能力(Full Operational Capability 简称:FOC)还需要很久的一段路要走。
先参照美军说说这个【初始战斗力】大约是个什么标准。
数量,一般至少要进入现役10-12架以上,满足一个中队的使用量。这样才算形成初步作战单元。毕竟战区指挥的不是单机,而是你一个中队。
- 飞行训练小时数,这个标准一般可能分单机训练数和中队协同训练数,美军F-35A要求单机飞行员的总飞行小时不少于1000小时,F-35A的飞行小时数至少在200小时以上。同时还会要求模拟器训练小时数,最后再进行中队的协同训练。而且随着现在服役F-35越来越多,还会要求武器运用训练也在其中。
- 实战化训练小时数,这个各国定义不同。对美军来说,要求F-35A单机或者长机、僚机,能够在对抗环境下执行近距离支援、战场遮断和有限的防空和突防训练。
从目前来看,苏-35首批导弹中国的时间是在2016年12月,经过了2年不到的时间,形成初始战斗力,也是相对必然的过程,也谈不上快到哪去。当然,对比美军的F-35A的5年倒是快很多,但是对比歼-20的IOC的形成时间也是要快很多,毕竟苏-35只是苏-27家族的深度改进型,并且解放军前期在俄罗斯前置训练也很长。所以,苏-35能够快速形成初始战斗力,也是个很正常的情况。
中国购买苏-35不是新闻,买不买没有多大影响,只有区区24架嘛。怎么用苏-35才是新闻,都想看一看,它在空军中的定位是怎样的。2016年12月我们开始接受苏-35,一年后我们即开始用它执行巡航任务,就像今天的问题,为何我们的苏-35成军如此之快?问题的答案,其实大家一清二楚,沈飞国产化苏-27近三十年,已经有了与苏-35一样棒的飞机,操纵起来苏-35自然驾轻就熟,手拿把掐,根本没有任何障碍,要说有,可能还真有一点,那便是苏-35装备的是矢量推力发动机,怎么个玩法,对于我们的空军,还是一件新生事物,这个的确需要学习一下。在签订了合同之后,我们即派去飞行员学习,已经有了一、二年的时光,什么不学会了,对不对?所以装备到日,简单训练一下,即可搞定。矢推说白了,为得使飞机操纵更加灵活,安全,而不是相反。
★超级侧卫。俄罗斯打造苏-35的时候,并没打算自己使用,寻思着把外销大业推向极致,改进苏-27飞机所有技术缺陷,使之更加热销,比如大梁不太坚固的问题,挂载即受到影响,就这一点毛病,苏-35堪谓脱胎换骨,将苏-27的性能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改进的过程当中,苏伊霍猛可里发现,这种机型,不仅适宜于外销,就是自家使用,也是满满的威风。在第五代飞机苏-57还迟迟不能装备的情况下,使用一些五代机技术,对苏-35进一步完善,将其登峰造极,通过试飞,俄空军也有了采购的意愿,装备以后发现挺好的,完全可以满足制空需要,因而一再增加采购数量。五代机装备之前,成为现役最好的机型,飞去叙利亚展开实战,雷达成像,其中就有美国的F-22。这为苏-35外销铺平了道路。
★引用苏-35的时候。引进数量不多,只有24架,多少人不解,这是为什么?完成国产化后的沈飞,正打造属于自己真正需要的机型,有歼-15,也有歼-16,都进入了四代机的行列,现在何必再花宝贵外汇,去长人家的威风呢?应该说这种心思也没什么不对,本来嘛,我们的歼-16也挺好的。要在我们变得更加开放,可以抓住机会,吸收一切可以吸收的技术,不再闭门造车。苏-35作为俄罗斯航空工业登峰造极的一个机型,其思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说学习,只靠白嘴抹石灰是不可能,尽管中俄现在合作水平非常高,但人家的毕竟是人家的,我们要学习,就得试着引进以后,才能真正知道,苏-35是怎么个意思。引进苏-35自然无可厚非,苏-27作为三代机的王者,进尔升格为四代之王,其技术思路,还是非常棒的,比如其翼载雷达的想法等,还是不错的。
★歼-20之外最棒的。战巡南海,绕岛巡航,有力量是要适当的释放一下,不为别的,稳定是压倒一切的任务,国有泰山之固,民有万全之安,否则什么事也干不了。当初引进苏-35的时候,即有这样的考虑,以其航程大,发现距离远的优势,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沈飞虽有歼-16,不过刚刚开始,在制空能力方面,苏-35还是要突出些的,制空,是当紧的任务。以战促训,将它的性能充分发挥出来,充分挖掘苏-35技术潜力,正是空军的责任。苏-35自从接装以来,马不停蹄,训练有成,练得紧,上手快,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已经形成了全天侯的战斗力,有的自然是要用的,正可在执行比较前沿的任务中,一试身手。如果用得好,再引进一批,也不谓没有可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歼-35A真的来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歼-35A真的来了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