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5名研究生拟被清退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5名研究生拟被清退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考研人数剧增,研究生被清退,读研还值得吗?
一边是考研人数剧增,一边是研究生被清退,摆在很多人面前就是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读研还值得吗?
答案是非常肯定,读研是非常值得的。理由如下:
第一,考研人数剧增,2019年报名人数达到了空前的290万,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在大学毕业后,倾向于读个研究生,继续深造。这是一个量的变化,考研人数增多,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本科生的就业压力是越来越大了,同时大家对学历的和知识的追求也是逐年在提高,不再满足于上个大学就万事大吉的现状了,而是要通过不断的努力,提升自己的学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这是一种知识的觉醒。
那么,考研人数多了,竞争自然就更加激烈了,那么研究生还值不值得读呢?当然是值得读的。试想,当别人都去读研究生了,等你工作的时候发现,身边全是清一色的研究生毕业,甚至博士研究生跟你是同事,而你还是一个本科学历,未来,谁更加有竞争力?
所谓适者生存,不适淘汰。这个社会竞争是很残酷的,在这种知识竞争面前,你只有不落伍,方才争得自己一席之地。
第二,从另一方面,最近将近10余大学清退了将近500多名迟迟不能毕业的研究生,仅广州大学就清退了72名研究生。这给很多抱着混文凭的研究生好好敲了一棒。个人觉得这是一件大好事。
一直以来,很多大学在研究生培养方面,采取的是严进宽出,甚至有的普通大学为了保住硕士点,采取的是宽进宽出。“混上三年,硕士文凭到手”,这在之前是很普遍的现象。然而,一旦研究生清退制度在全国所有具有研究生培养资格的大学全面建立起来的话,这不仅对学生是种压力,对学校以及培养的导师,都是一种促进。倒逼各方面,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更加注重提高质量,让“水货”研究生彻底告别历史。
在这种大环境下,未来读研的风气,将更加纯净,而读研不像本科,是要在某专业领域拥有一定的科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即将要读研的学生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当然想混文凭的除外。
因此,不管未来是300万还是500万人报考研究生,不管哪年是清退500人还是1000名研究生,都将是对我国研究生教育是一种促进和推动,从量和质上保证了研究生培养质量,实现多方面共赢,何乐而不为呢?
不知道,你们对于这种现象是什么看法?欢迎一起交流讨论。
考研人数剧增,研究生被清退,这两种现象说明了读研究生很有必要,读高质量的研究生更有必要。用以下原因来说明读研究生的必要性:
1.考研人数剧增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就业压力变大,本科生就业处于劣势地位,想通过提高自身学历来获得理想的工作。二是兴趣所使,想从事科研方面的同学变得越来越多。但是想从事科研就必须得到研究生学历,所以不得不考研究生。
2.研究生被清退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学校越来越重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通过将读研期间不好好学习,不努力上进的同学清退的办法,提高研究生的毕业质量,为企业提供优秀的研究生。从而提高企业对研究生的认可度,做到真正的研究型人才。
3.读研期间的学术氛围可以促使你不断提高自己,通过导师的指导,你能够很快的学到很多工作中的知识,同时对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从多方面考虑,读研究生很有必要,不仅提高了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对今后的道路也有了更多的选择。距离你的个人追求也会更近一步。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何看待多所高校清退1300多名研究生?为何会出现「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的情况?
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读研并不轻松,实际上很多专业的读研过程是非常辛苦的,每年也都有大量的研究生因为科研成果没有达标而选择延期毕业,博士研究生延期答辩的现象则更加普遍。由于目前读研是有年限要求的,通常如果不能在6年内达到毕业要求就会被取消答辩资格,这也导致不少研究生最终没有拿到毕业文凭。
虽然当前大部分研究生的培养时间都在三年左右,但是实际上真正能够被有效利用的科研时间也就一年左右,因为研一通常要面对大量的专业课学习,这部分课程是本科课程的延续,具有一定的难度,通常学习任务会比较重,而研三一开始就面临秋招,所以很多研究生真正能够利用的科研时间,也就是研二一年的时间。
要想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做出创新成果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很多理工科专业的研究生甚至会长期住在实验室,就是为了尽快得到实验结果,从而完成论文的撰写。当然,也有一部分研发能力比较强的研究生,读研的过程会相对轻松一些。按照历史经验来看,能够在三年之内毕业的研究生,往往都会提前做好时间规划,一部分研究生在研一的时候就准备了论文,这会为后续的科研奠定一个更好的基础。
最后,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不同,研究生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比较高,同时考核也相对比较严格,而且当前研究生毕业考核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这都要求研究生要更加认真对待研究生期间的学习和科研活动。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答题/帅小西De--期待为您解惑!
事实上,2019年被多所高校清退的1300多名研究生仅仅是冰山一角,还有大量的研究生处于“清退期”内,只是学校研究生院尚未发布公告。当然,这类公告密集发布的根由还是之前的“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促进了学位获取的严查。
这里提到的“最长学习年限”具体是多久呢?一般,所在高校或研究院所有一份文件《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其中规定博士生6-7年(即最多延期2-3年)、硕士生5年(即最多延期2年)。不同院校的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稍有差异,如中科院、四川大学等单位的博士生超过6年未毕业就会被清退。之前,各所高校研究生院在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的执行上并不是非常严格。这也是2019年部分院校清退公告中,会出现学籍超过10年的反常现象。比如,2019年3月,四川大学材料学院发布的“关于严格执行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的通知”中,就有提到清退2003、2004、2005年入学的博士生各1人。严格来说,这个事情是非常不合理的,但是又切实存在的。我们来做个小假设:若是这3名同学赶在2019年清退之前,2017年或2018年按流程申请答辩,是否也能授予学位呢?原则上是不行的,但是之前四川大学并没有严格执行最长学习年限,且发布清退公告。换句话说,就可能会留下漏洞给“有门路”的学生,对其他普通同学来说就是非常不公平的。不少清退的研究生,并非是自己不知情的。而是学校按流程寄送《退学告知书》后,并未签字返还,只能通过发清退公告限期学生联系,否则就予以清退。换句话说,被退学毕竟不光荣,能躲就躲躲。在小西身边,也有遇到类似被清退的同学。成为研究生导师之后,在本专业也接触过被清退的学生。事实上,我最大的感官是被清退的学生中大部分是自己放弃了这个学位。在学校发布的清退公告中,经常会提到一句“失联研究生学籍异动”,即超过学校规定期限未注册而又未履行暂缓注册手续。这类学生在被清退研究生中占比同样不低。除了学校管理不严格,更多的是部分导师愿意给学生们一些“回头”的机会。比如说,按学校管理规定,研究生1学期内旷课或失联2周,即被退学处理。导师主动和学校“反馈”自己研究生失联的很少。因为上报学校后,该生就有可能会被开除,根本等不到日后的清退。就算导师不说,也是无法参加答辩的,只能被迫延期,终将被清退的。但是,还是有些情况是例外的。比如,小西就有听其他导师提过类似的硕士生,读的全日制,享受的是非全的待遇。和导师说一句“要挣钱”就去工作,而学业基本就算是荒废。之后,导师觉得影响招生,将团队成果分一部分给她,勉强给混个硕士学位。再举个小例子:2019年上半年,我们专业的一个博导因病离世。他研一、博一的学生分流给其他导师,调整研究方向。研二、博二、博三的学生,学院给予资助和分配导师指导,继续之前的课题或根据意愿调整课题。毕业季的几个学生则是正常走的答辩流程,其他导师帮忙指导、修改的论文。缺少导师指导,论文质量还是有差异的,而且学生心里也比较“慌”。当时也给其中一个硕士生修改学位论文,差不多花了3天,之后还给他修改了答辩PPT。至于,导师个人指导的原因导致学生延期毕业,被清退的比例不算高。说没有是骗人的,比如之前南邮被开除的导师,师德差的让人惊奇。选择或遇到一个好导师,非常重要!事实上,我想说的除了超过学习最长年限被清退的,还有不少研究生开学未正常报到、注册而被取消学籍的。在这些过程中,选择权更多的是在学生手中,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或复习再考。往往,就是缺少了和学校的沟通。清退公告上有名字不好看,也没有必要。实在觉得无法毕业,或者放弃该学位。小西觉得自己和学校沟通后,主动退学也不是无法接受的事情,你觉得呢?
小西的答题肯定有些许不到之处,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小西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赞,这将是我答题最大的收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5名研究生拟被清退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5名研究生拟被清退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