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反隐形雷达亮相航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反隐形雷达亮相航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当军事强国都装备隐形战斗机时,如何打赢“隐形”空战?
就现在拥有的四种隐形飞机而言即F—22,F—35,歼20,SU—57,都拥有有源相控雷达,并伴随着大型预警机协同,可对手是隐形的,相互发现时,已经距离很近了,早超过目前中距弹的射程,但!机载雷达发现对方,并把相关数据传输给中距弹,中距弹打不打得中,是个非常重要的疑点,为什么?因为目前各国装备的中距弹都是主动雷达制导,当载机探测到隐形机时,中距弹的雷达能否探测得到?因为目前中距弹的直径一般只有200毫米以内,远小于载机雷达,尽管它也是相控阵雷达,在这个距离上,中距弹发现不了隐形机,那就更谈不上锁定了,那就不能冒然发射,因此笔者认为目前中距弹很难对隐形机构成危险,估计又回到“狗斗”时代,主要靠红外指导弹和航炮了。 笔者在18年珠海航展上专门和几个军迷前辈探讨了这个问题,觉得这是个问题,结论是20要加装航炮。 隐形机对三代机为什么有那么高的胜率?原因是隐形机在中距弹射程内早就发现目标,由于三代机反射面积大,也能被中距弹锁定,而这时三代机还发现不了隐形机,只能挨打了,就是说目前三代机对隐形机而言,是瞎子。
多谢邀请。
一战、二战的时候,涌现了许多“空战王牌”。但是二战之后,空战王牌越来越少,其实,就是因为空军装备战机越来越注重质量而非数量,且更加依靠体系化作战而非战斗机之间的空战来赢得胜利。战争,最终的目的终归是赢得胜利。所以,在思考未来如何打“隐形”空战这个问题前,请先想一想,按照几十年来空军的发展趋势,未来还会有空战么?
现在五代机的普遍特征是拥有超音速巡航性能、低可探测隐身性能,再配合以视距外空空导弹和防区外打击武器,因此成为突袭作战的绝佳武器。虽然现在米波雷达等反隐身系统也在进步,但是发现隐身战机与精确稳定的跟踪隐身战机并引导战机、导弹实施攻击之间,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目前的防空系统往往还没有完成从发现到攻击的流程,中途就已经丢失隐身战机目标。一旦丢失就只能从头再搜索,这在争分夺秒的实战中是不可行的。
因此,如果敌对双方都拥有隐身战机,那双方非常可能都将隐身战机用于进行突袭攻击,而非在茫茫天空之中寻找对方隐身战机进行空战。也就是说在实战中,隐身战机之间很可能只会进行非常偶然的、次数极其稀少的空战。双方主要目的是攻击对方的预警机、加油机、机场、雷达、指挥中枢,直到一方空战、防空体系崩溃,崩溃的一方即使仍然拥有幸存的五代战机,也失去了继续使用的条件,由此决定胜负。
讲的通俗一点,这就是“隔山打牛”的方法。
谢邀。现代军事斗争,是综合体系作战,不是单兵种,单兵器拼博。关于隐形战机问题,其实不需要太多顾虑。f35是短腿货,从敌方基地起飞,难以攻击我方本土设施。f22也仅域外占优势,难以攻击纵深区域。再者,周边基地基本处在我方监控下,机场大规模调动,我方必有察觉。一但战事暴发,其机场很危险的,岸基导弹,空中远程打击,潜射攻击。就算第一波飞机起飞,也难以落地。再说,隐形飞机维护很困难,战时没有大规模的人力物力及时维护,隐身效果大打折扣。我们不去侵略他国,手里底牌握好,是没什么可怕的。
隐形战机不是万能的。隐形也只是相对的,当今隐身最好的美国F-22战机,在面对我国新型米波雷达时,也无处藏身。战机隐形是技术的进步,但矛盾始终是对立存在的,绝对隐形是不存在的。
当世界主要大国都装备了隐形战机后,意味着代差就消失了,技术的差距差不了多少。为了保持主要大国的博弈中取得优势,就是在感觉对方初步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水平时候,启动下一代武器的研发,以确保技术优势,以及竞争优势 博弈优势。
无人机可以具有隐身能力吗?
除了自用的隐身无人攻击之外,美国研制的"捕食者—C"、中国的WJ—700都是具备一定隐身能的无人机系统;
攻击—11是中国陆军杀手锏:它拥有太多高精尖技术,不会出口——最多出口简化版本。
"捕食者—C"则是大幅升级隐身性能以后的版本:机身采用隐身设计,弹舱和武器内挂降低RCS;进气道和尾喷口采用弯曲设计提高无人机隐身性能。美国空军把"捕食者—C"无部署在阿富汗验证实际性能——"捕食者—C"暂未服役,它可是老美验证隐身无人机的大平台;
近日试飞的WJ—700采用涡喷发动机、翼身融合体与机身联接外形(降低无人机阻力),它的大展弦比平直翼使用碳纤维材料制成;采用流线形机身,机身呈现菱形,上半部向上倾斜,下半部向下倾斜;另外,它还采用无平尾设计:尾部只有两个V形垂尾,尾部非常简洁,有利于降低无人机RCS、降低重量和阻力——能够提高机身隐身能力。可以看出,这款无人机在外形、材料上煞费苦心:尽量避免了翼龙、彩虹无人机实战暴露出来的弱点!
翼龙系、彩虹系虽然先进,但是,它们的RCS值大、时速慢、机动能力不足、自卫能力弱、复合材料少让它们在非洲、中东战场露露折戟!因此,中国急需一款用于出口的半隐身无人机避开以上缺点;
当然,中国军方侧重"火力打击、远程打击、综合防御"的优点在WJ—700身上得到充分体现:WJ700无人机发动机采用国产1吨级涡扇发动机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3500公斤、最大飞行速度超过500公里/小时!由于涡扇发动机油耗较低,它的留空时间长:续航时间达到20个小时、最大升限超过1万米,升限高度超过世界上大多数轻型防空系统射高极限;WJ700无人机拥有6个外挂架,可以挂载空空导弹、空面精确制导炸弹等武器;WJ700无人机采用模块化电子战设备:依据不同任务需求,可以配备合成孔径雷达、各类光电吊舱、电子侦察/通信/干扰系统等。
不过,它的武器舱和挂架采用外置方式,相对"捕食者—C"依然存在差距;但是,它的价格优势超过"捕食者—C"——对于大多是国家来说,军费开支还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槛!
当今世界无人机发展蓬蓬勃勃,有人的隐身飞机,如美国F-22、F-35和B-2,早就实现列装,隐身技术用于无人机,中间没有隔着什么。其中最热闹的几款,如RQ-180、X-47B和RQ-9C已展开实验多年,还有一款舰载无人加油机兼具攻击能力的MQ-25“黄貂鱼”原型机,正在实验当中,因此,隐身无人机早不再是秘密。大型的如X-47B,最大起飞重量20吨,小型的如接近4吨的Tier3-“暗星”,已投入实战多年。美国以有人隐身技术,展开无人隐身研究和实验,一种绝尘,多型多款,俨然成形,有模有样,正在引领隐身无人机的发展。此外,还有以色列,同做为无人机技术第一阵营,也有多款隐身无人机面世,2009年即有一款名为“斗牛骑士”的无人机展出,外形科幻无比。
美以之外
欧洲也有不少隐身无人机出现。法国“神经元”、英国“雷神”、俄罗斯“猎鹰”,外形有近于美国X-47B。德国有款“梭鱼”于2012年前后飞得欢实,遭遇技术难题不得不下马了事,不过其外形设计为美国所借鉴,“黄貂鱼”怎么看怎么像“梭鱼”。欧洲大多工业强国,他们的无人机技术,自多靓丽,可作为无人机第二阵营,多建立有自家的发展和判断。2013年英国有款“黑蜂”,虽小但在阿富汗战场飞得欢,重量只有32克,却可以飞出800米远,不怕大风,这么小不用刻意来隐身,安静保证了它的生存能力。原来这是挪威造的无人机,12.5万美元一架,英国看着好,买去了不少,据悉美国、德国、荷兰和澳大利亚军队也有装备。
我们也靓丽
中东反恐,中国出口的“翼龙”和“彩虹”,火爆网络,得到实战检测,猛然间网友们发现,我们也靓丽。这些年珠海,还有无人机大会,出现的无人机型号如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出来。隐身的也有呀,2018年珠海推出一款出口型“彩虹”-7,像这种翼身融合的无人机,数了数,有七、八种之多,像“利剑”和“天鹰”,已完成试飞。更有一款“利剑”,在沉寂了多年之后,一张同尺寸模型照片,引发尖叫声一片。其实“利剑”模型第一次出现,即被外媒称为无人隐形战斗机,简氏更称为六代机,呵呵。小的也有,2017年,有款500千克的“战狼”无人直升机,在高原展开打靶实验,有兴趣的网友可以翻出来看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反隐形雷达亮相航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反隐形雷达亮相航展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