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瓶装水回到1元时代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瓶装水回到1元时代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华润雪花、青岛啤酒集体宣布涨价,3块钱一瓶啤酒的时代再见了,你怎么看?
啤酒行业十年内首次集体涨价,原因究竟是什么?
2018年1月1日起,华润雪花、青岛、燕京等多家啤酒公司对产品进行价格调整。除了几家啤酒企业公告中提及的原材料、包装物、人工等成本上涨的因素,燕京啤酒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还给出了三个啤酒涨价的理由:一是目前啤酒的销售价格偏低;二是消费者对啤酒价格的敏感度在降低;三是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大企业大品牌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强。
近几年,啤酒与方便面这一对难兄难弟被市场看衰,但它们都在2017年迎来触底反弹。2017年上半年,包括青岛、华润、燕京在内的几大啤酒巨头都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
燕京啤酒表示,“中国啤酒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依然很大,尤其根据数据来看,中西部地区成了啤酒的主要增长地区。”根据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的报告,目前我国人均啤酒消费量达35.77升/人,低于日本47.69升/人、美国74.59升/人,人均啤酒消费量仍有提升的空间。
从啤酒的价格上来看,3块钱的绿瓶啤酒在中国已经有十年的历史了,在许多餐厅都能看到“吃饭送啤酒,不限量豪饮”的广告。啤酒的价格低廉一方面给消费者品质不高的印象,这对品牌形象是一种伤害;另一方面,啤酒企业也因为过低的定价导致利润率低下,远不如国外啤酒企业。
根据《2017年中国啤酒行业集中度及盈利能力分析》的数据,中国啤酒出厂吨价仅为世界主流水平的一半左右,青岛啤酒吨价为3260元/吨,燕京啤酒仅为2413元/吨。作为对比,嘉士伯的吨价为5254元/吨,百威英博更是达到6383 元/吨。对于国内的企业来说,提价转型高端产品是提升盈利的一个重要方式。
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提价成为了可能。消费者开始对啤酒的需求呈现高端化、多样化与个性化,他们对价格的敏感度已经不像从前那么高了,愿意为高品质的产品花更多的钱。青岛啤酒董事长孙明波曾表示,“销售模式上,以前是渠道为王,现在是消费者的力量越来越大,从生产方式上,也是由大规模、标准化的生产向个性化、定制化、小品种的方向转变。”
据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2016年,中国中高端啤酒增速分别为4%和22%,而经济型啤酒为负增长。长江食品饮料研究发布的啤酒行业报告显示,以品质为导向将驱动啤酒行业的发展,中高端产品将逐步替代低端产品。在消费者对啤酒价格敏感度不断降低的时候,给了啤酒厂商一个由“质增”替代“量增”的转型机会。
此外,这轮集体涨价中国几大啤酒巨头都参与其中,共同带动整个产业的升级。尽管,中国有上百家啤酒企业,但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嘉士伯前五大啤酒厂商占据了73.7%的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不断地增高。过去国内啤酒巨头之间的竞争主要靠价格拼杀,如今都打开价格空间,进行更良性的中高端产品竞争,对抗进口品牌。
2018年,啤酒行业将进一步洗牌。
涨价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司空见惯了,问题是你涨价以后是不是也能把产品质量也提高一下,让消费心悦诚服的接受你的涨价,别让消费者说(就这质量也好意思涨价),如果这样,你的产品就是降价也离倒闭喝破产不远了
都说啤酒10年没涨价了,喝惯了3块钱一瓶的啤酒,2018要说再见了?
新年伊始,华润雪花、青岛、燕京啤酒在内的多家啤酒企业已对产品进行价格调整,价格涨幅在10%至20%之间。
但青岛啤酒很快回应称,涨价幅度不超5%。
青岛啤酒发布公告称,由于公司2018年面临包装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等压力,本公司拟对部分区域的部分产品进行价格上调,并非全部产品,以部分消化成本上涨压力,拟涨价部分产品的平均涨价幅度不超过5%。
华润啤酒也在其公告中透露,“因为原材料、包装物、人工成本及其他成本上涨,在产品价格方面,公司正在一些区域对部分产品适度调整价格以舒缓成本的压力”。
我搜了下,据三湘都市报报道,华润雪花啤酒调整旗下中低端品牌产品价格,对包括雪花纯生、勇闯天涯、晶尊在内的9款产品进店价格进行上调,幅度在2到10元不等,提价产品的规格均为500ml。重庆啤酒和燕京啤酒,更是于去年12月就已率先提价。燕京啤酒对460ml本生啤酒(纸1*12)的终端进货结算价格提高了3元/箱,单瓶零售价格顺涨1元/瓶。
但在终端卖场,各大超市并没有明显涨价。
3块钱的啤酒涨5%,也就贵1毛5,对于动辄好几箱喝的人来说,大都“不差钱”!
青岛人怎么喝青岛啤酒你知道吗?成桶的,用大杯子、袋子喝!
打包回家喝!
即使涨价,啤酒也不能不喝!
青岛人哈啤酒就和哈水一样简单,哈啤酒、吃嘎啦(蛤蜊)、洗海澡是地道青岛人日常生活的标配。
真正的啤酒文化,还是得去青岛体验。最好夏天去哦!(qing)
新芽NewSeed曾经就此问题采访过精酿啤酒“酒花儿”A轮投资方,以下为部分报道内容:
在涨价手段之外,面对进入碎片化、个性化消费阶段的啤酒消费市场,国内啤酒企业也开始从中高端啤酒入手,顺应消费升级趋势,以求提升企业利润。
作为全球最大的啤酒消费国之一,我国的啤酒市场规模高达4500 亿元,虽然工业啤酒前几年一直是下滑态势,但是销量不足中国啤酒市场1%的精酿啤酒却逆势而上,以一年40% 的速度实现增长。传统企业方面,青岛啤酒推出精酿啤酒品牌世涛,燕京啤酒推出德式小麦白啤,百威啤酒引进美国精酿啤酒品牌鹅岛;自主品牌方面,酒花儿、熊猫精酿、Imbeer、等品牌纷纷获得资本青睐,发展迅速。
作为酒花儿A轮投资方,创新工场执行董事徐天施表示,精酿啤酒自主品牌兴起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因为精酿啤酒口感好,相对于工业啤酒,品质有很大提升,消费者在品尝过后,会产生很大的消费兴趣,有一种不可逆的趋势;
二是因为伴随着消费升级,国民消费水平提升,国内中高端消费群体增多,消费习惯发生改变,啤酒产业结构也随之改变,精酿啤酒需求增大;
三是因为精酿啤酒价格逐步亲民化,由50元左右降到了15元左右,品质没有降低,性价比提升,用户群增长更快。
以酒花儿为例,据36氪报道,该平台拥有1.5万款精酿啤酒的详细图文介绍,25万条原生用户点评,超过2000家精酿酒吧的详细信息,以及中国最大的精酿啤酒论坛“啤酒圈”,在线下生产方面,拥有自己的直营工厂,一期已完成,产能达到每年1500吨,另外酒花儿创始人出身于黄酒世家,有多年的创业经验,较于其他竞品有更多的优势。
对于未来精酿啤酒行业的发展,徐天施认为,首先,快速发展仍将是这个行业的基本趋势;其次,在传统工业啤酒巨头入局后,这些巨头会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但由于市场总量庞大,因此不会影响自主品牌的发展,自主品牌仍然可以分得一杯羹。
各地疫情逐渐归零,全面复工在即,你所在单位的复工准备充分吗?
我单位准备不充分,哦不对,我已经没有单位了。
这次迫于无奈在家待了工作后最长的一个春假,和爸妈的关系从一开始的母慈子孝发展到了后来的猫嫌狗不待见,本想等公司复工后卷铺盖走人,谁知道等来了公司倒闭的消息,晴天一霹雳,家也待不下去,无奈跟着我妹妹去上班了。
白天她去上班,我在租的房子里待着,顺带投简历面试,所以对她公司的复工状态了解的还不少。不得不说,仅靠我了解的情况,她们单位做得非常不错了。
口罩每天每人领两个,体温进门测量登记,人与人之间隔一米,各部门自己每天不定时也会登记测体温。公司保洁一天两次以上对电梯厕所等公共场所消毒,整体做的还是很不错的。她偶尔会去售楼部办公,那边儿防护会更严格一点。
(从她朋友圈盗的图)
我们单位都已经在开始上班了,各方面的防疫工作呢,也做的还可以吧,工作人员口罩必须要带上。一天一消毒的一个工作,必须做。超市入口处,进入超市的人员必须测量体温。其实这些防疫工作呢,以后呢也可以坚持的做,因为这个对于每个人来说是非常好的一面。对整个环境做出自己的小部分承担的责任!
只能说太充分了!
早上刚脱了口罩吃完早餐,还没缓过来,巡逻的同事马上就叫我把口罩戴上了~
首先进入社区要先登记,再就是进公司前有专人帮你测量体温,公司取消了指纹打卡制度推出了app打卡(不得不承认办事效率真高),进了公司门先酒精消毒然后每人领取两个口罩,回到工位上,每天都会闻到消毒水的味道。而且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愈加“疏远”了(办公间距1.5米以上),明明就在隔壁都要微信聊天。
另外,每天都要进行线上信息登记,包括体温、接触人群等信息,还有线上会议等。
虽然疫情逐渐归零,但这种防范机制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定要看看我们的食堂,很有创意。每个位置设置了隔断,避免飞沫传播。饭堂还熬制了防疫凉茶,强身健体。
我在碧桂园的区域公司工作。复工前,防疫物资到位,包括口罩、酒精洗手液等,确保每一个项目、每一个岗位都有必备的防疫物资到手。返岗前,开展健康检测。返岗后,员工进入办公区域前确保100%做好消毒与体温检测;办公区域确保100%按照标准进行全方位消杀;员工防护用品穿戴确保100%符合要求,还专门设置防疫知识区。
我们公司有不少同事在疫情严重的地区,实行远程办公制。每天坚持线上叮嘱滞留湖北的同事保重身体、安心宅家,耐心等待通知的同时,更在得知湖北省部分地区恢复正常物流运输后,由防疫应急小组统筹,第一时间为他们寄去医用口罩、维生素礼盒等组成的暖心大礼包。
项目销售,增强以线上营销的方式,减少客户在案场聚集。如果有客户上门,则为客户准备了口罩、消毒洗手液、体温检测等。
工地管理,对工人的健康状况实行每日反馈的形式,通过培训提高工人的防疫防控意识,生活区和施工区严格分区,一边抓防疫防控,一边抓复工,两手都要硬。
这场疫情给企业带来不少困难,但是企业、个人都积极应对,真心希望能尽快摘下口罩,恢复正常生活、正常生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瓶装水回到1元时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瓶装水回到1元时代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