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捷克外长被怒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捷克外长被怒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德国入侵波兰,为什么是苏联发“通行证”?
因为入侵波兰的时候苏德关系好得形同穿一条裤子,哪怕只是台面上的。
许多人以为苏德是天生的冤家,其实不然。
希特勒上台后的德国,奉行的是左右逢源的政策,除了法国以外,苏联、美国、英国、意大利等都与德国关系不错。
法国虽然一直防着德国,想方设法就想削弱德国,但看到大家一团和气,也就狗子啃王八,无处下嘴。
相反,英国的制衡策略中,还很高兴看到法国人和德国人互相找不痛快,毕竟法国才是他们的全球最大竞争对手。
德国算什么东西?30年代才开始发展的战败国,你希特勒再有本事还能上天啊?
但是,随着德国的发展,他们从一个挣脱了《凡尔赛条约》束缚的国家,转变为一个极度法西斯主义的军事强国,希特勒也愈发的展现出野心,这导致了英国的警惕。
所以最终英法还是走到了一起,双方为维护自己的大陆利益,沆瀣一气,一起对付德国,于是出现了“绥靖政策”。
啥叫绥靖政策呢?说白了就叫“姑息养奸”,说复杂点就是:以转移祸水和打压苏联为目的,亲善扶持德国、日本等军国主义国家,一边借他们当打手捞好处,一边给别人制造矛盾。
德国在绥靖政策的带动下发展很快,希特勒看出了英法的谋划,所以愈发肆无忌惮的借着东风搞扩张,从经济优惠捞到领土利益,最后英法也刹不住车,只能软弱的拼命的喂饱德国,号让它尽早与西扩的苏联对上。
绥靖政策在“慕尼黑阴谋”时达到了顶峰,英法以进攻苏联为交换条件,无耻的牺牲了盟友捷克利益,让德国明目张胆的吞掉了苏台德地区。
希特勒在会上脸部红心不跳的表示:“占领苏台德区是他对西方的最后一次领土要求”。
英国首相张伯伦也很高兴,他回国后告诉民众:“我带来了一代人的和平”。
然后德国在不久后吞掉了整个捷克,张伯伦差点快被人骂死,意识到绥靖政策已经滑入危险边缘的英法,这才撤掉了之前对德的友好关系,开始防范德国。
当然,这两个蠢货此时对德国依然存在幻想,假想苏德开战,便可黄雀在后。
失去政策扶持的德国,并没有按照英法预设的轨道那般直接找苏联的麻烦,相反苏德之间的活动自1938年以后高速升温,各种军事、经济、民间交流不断,两国甚至凑一起研究坦克、飞机,搞得不亦乐乎。
德国与苏联真心交好么?当然不可能,双方谁都不是良善之辈,他们的蜜月纯粹是基于“反英法政策”而出现的抱团取暖。
英法希望苏、德开战?现在我第三帝国既然好处都吃到嘴里了,脸也翻了,凭什么还要按照你们的规划卖命?倒不如与苏联联合起来,继续赚好处。
当时苏联在西扩,德国也在东扩,双方的扩张计划明显存在战略重叠,这确实会不可避免的发生冲突。
所以,苏德之间必须“双赢”,但这么做的基础是互相能达到一定的信任,否则双方无法达成共识,便会落入英法的预设陷阱,变成双输。
上图.希特勒和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在柏林会晤
入侵波兰是一件大事,这个国家与俄国有血仇,与德国关系也不怎么好,是个早就被苏德双方觊觎的大肥肉,杀它是一定的。
那么,为了不因抢劫波兰发生冲突,苏德就必须互相尊重对方的利益要求,否则这事儿玩不成。毕竟波兰在当时都不算弱国,还与英法为盟,要吃杀猪菜,得冒不小的风险,必须精诚团结才行。
为了维护双方的水货合作关系,苏德之间便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进一步加深了明面上的合作关系。这就好比两个强盗合伙去作案,但双方都怕对方是卧底,便干脆杀鸡血烧黄纸拜把子,好让自己和对方安心。
两边的担忧都不无道理,德国是在慕尼黑阴谋上口口声声答应英法会去找苏联麻烦,而苏联也在英法的台下接触中密谋过打德国。
只不过英法仍然是小里小气的那套软趴趴政策,他们只想让苏联和德国对碰,所以当斯大林喊出会放出136个师的部队时,英法哼哼唧唧半天只肯出16个。这让斯大林看清了西方的虚实和他们怂恿苏德互殴的目的。
那么苏德不互殴了吗?最开始双方并不见得有直接开战的想法,但预计中一定程度上的摩擦是免不了的,露水姻缘嘛,双方爽一晚也就行了,哪还没完没了?
这也是为什么苏联十分重视波兰的原因,如果波兰这个缓冲被德国全部占领,那么苏联就真的直面德国了。但通过《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最起码一段时间内的后顾之忧解决了。
就这样,苏德两国完成了利益上的瓜分,也获得了双方的“通行证”,开始合作吞噬波兰。
英法在此时才发现上了大当,谋划许久,连脸皮都投入的“妙计”已经被苏德玩得流产,他们对此也只能放出宣战的狠话了。然而他们哪里知道,苏德这合约一签,没了后顾之忧的希特勒已经随着“宣战”,把主意打到了法国头上。
只可怜波兰,偌大的国家,却信了旁人的轮番鬼搞,连惨叫都没发出几声就被一撕两半。
1938年,如果说德国为民族统一吞并奥地利、苏台德,还算“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入侵捷克,让英、法两国彻底看清了德国的“真实面目”,也宣告了绥靖政策的彻底失败。眼看着德国又将波兰作为下一个目标,英、法两国不再妥协了。
恼羞成怒的张伯伦对德国提出警告,并宣称:一旦波兰遭到入侵,英、法两国将全力支持抵抗。同时,为了给德国施加压力,还与其周边国家,如荷兰、比利时、丹麦等国也签订了互助条约,试图遏制德国的野心。
英、法两国180度的态度大转变,引起了欧洲各国的积极响应。作为英国,其实对欧洲大陆并没有太多的野心,其更关注于遍布全球的殖民地,但为了自身安全,也绝不允许出现一个独霸欧洲的国家,这就是所谓的“大陆均衡”政策。
一旦出现一个强国,英国一定会与另一个国家结盟去遏制,这就有了在巴黎和会上极力维护德国利益,并采取“扶德抑法”的政策,目的就是防止法国称霸;如今的德国咄咄逼人,英国又表示愿意援助法国,其目的就一个,保持欧洲大陆的均衡。
法国自一战后,早已没了称霸欧洲的实力,如果不紧跟英国,法国必败。当德国入侵捷克后,两国都有了结盟的意愿,试图以此对德国形成压力。可悲的是,为了讨好英国,放弃盟友捷克的行为,让许多国家对其不信任,包括波兰。
德国东扩的举动,更是牵动苏联的心,一旦波兰灭亡,苏联将失去一块缓冲地。所以,在防范德国的问题上,苏联比英、法两国更积极,提出三国建立集体安全机制,并十分重视谈判,派出了伏罗希洛夫元帅(相当于国防部长)参加会议。
但与苏联的重视相比,英、法两国显然没有谈判下去的诚意,只是派了不当家、说了不算的人参加会议。当英、法两国代表愿意出动16个师的兵力时,苏方表示可以出136个师,足见双方的诚意度,结果只能是久拖不决,苏方很失望。
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1939年8月23日,就在德国入侵波兰的前一周,苏、德两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事情来得如此突然,让所有的西方国家为之一怔,不禁要问:这是怎么回事?答案其实很简单,在国家利益面前,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并不是重要问题。
德国向东扩的目的,就是消除来自东线的威胁,全力攻占法国,继而再进攻苏联,将其沦为自己的殖民地。但警惕性很高的苏联,开始与英、法两国商讨军事联盟,一下子打乱了德国的步骤。于是,也积极拉拢苏联,争取其中立,但遭到了拒绝。
在苏联看来,德国的野心远不止波兰,对苏联的入侵是迟早的事情,只有建立集体安全机制,与英、法两国在两个方向上对其构成威胁,才是制止战争的最好方法。但可悲的是,短视的英、法两国根本没有合作的诚意,还试图“祸水东引”。
这种计俩岂能瞒住苏联,为了争取时间,一不做二不休,与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这下,德国不仅消除了进攻波兰来自苏联的威胁,就连日后进攻法国,东线的隐患也消除了。说白了,苏联发给了德军入侵波兰和法国的“通行证”。
这个《条约》,让德国元首欣喜万分,他成功地离间了欧洲各大国的联盟。更难得的是,苏联答应将供应战争期间德国所需的所有物资,即使苏联没有,也可以通过进口贸易供应给德国。也就是说,就算英国海军封锁,德军一样能继续战斗。
而苏联也很满意,不仅使自己暂时摆脱了战争,而且将“祸水”引向了西方,给自以为是的英、法两国以措手不及,正所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更让其满意的是,在《条约》的秘密条款中,苏联将获得在一战中失去的所有领土。
一周以后,德军入侵波兰。波兰的亡国,再一次验证了,小国在大国间的“斗法”中,只能是利益交换的工具。所谓的同盟,仅仅是一张没有诚信的废纸,甚至为了价值观的不同,无视盟友的安全,其结果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如果苏联倡导的建立集体安全机制形成,一定能有效地遏制德国的野心,从而避免将人类再次带入一场战争。但历史没有如果,永远不变的是,某些国家总喜欢“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别人”,而小国依旧是他们随时可以抛弃的国家。
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史》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捷克外长被怒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捷克外长被怒斥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