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航展疑现背包间谍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航展疑现背包间谍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模块化对于枪械是否重要?模块化是否可有可无?
前面几位回答都是从某一个方面说了模块化的好处。我这里直接给你个答案,当年我问过类似问题,有人这样回答,我将回答写在下面。
模块化武器的意义在于让兵器具备在多重环境作战、多重功能下作战、多重需求下作战,其目的是为了让士兵在任何环境、任何时间、任何要求下快速机动。是一个可扩展、可变化、可创新的多功能平台。它完成并超越了一体化武器的局限。基本上做到了4个提高和3个超越:提高应变能力、提高作战效率、提高适应性、提高武器性能;超越一体化武器局限性、超越武器磨合时间、超越人机配合比度。
以上回答在我看来已经很全面了,人家还说了一体化武器的一些见解,你要我可以在发给你,现在就不发了字多。
枪械的模块化最近一段时间可以说是非常热门,尤其是比利时的scar步枪,通过更换部分不了就可以实现发射不同口径弹药,这在以前的武器上是不多见的。
在模块化武器出现以前,曾经出现过一种叫做枪族化的概念,就是通过更换枪管,供弹具等部件是突击步枪和班用轻机枪可以大部分零件实现通用,从而简化步兵班内的供应。应该说歪把子就是枪族化的第一批实践者,歪把子和三八大盖的供弹具是一样的,不过也是这个供弹具的通用也带来了歪把子的一系列问题。
现在的模块化设计可以看作是从枪族化的概念发展过来,不过这一回可不是换个重枪管和供弹具这么简单了,这回是要更换弹药了,这样的问题就多了。由于弹药的变化,枪械内部的很多参数要发生更大的变化,枪族化的变化主要是使用频率的问题,而模块化则是作用力的变化,这对于整个部件的设计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比利时的SCAR模块化步枪
对于模块化步枪来说,对于枪厂来说肯定是个好消息,由于采用模块化设计,对于生产线的利用率更高,大量的模块化部件都可以通过同一条生产线生产,大大降低了成本,更换不同口径的产品只需要更换少数零部件就可以,这对于枪厂来说,可以通过研制一支基本的步枪通过更换少数零件就能实现适应不同的弹药,这个绝对是好事,至少可以节约各种生产上的专用工具夹具,这笔费用也不是一个小费用。
不过,从现在scar的销售情况来看,各个国家对模块化步枪并不是很感冒。其实也很简单,对于各个国家的军方来说,主要的关注点不在这里,军方关注的是武器的威力,精确度,造价,而模块化步枪在这些方面并没有什么质的改善,受制于弹药的性能,模块化步枪的上边三种性能并没有比使用相同弹药的步枪有多大改进。而通过改动少量部件就能换用不同的弹药这项功能对于正规军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吸引力,正规军都有自己的后勤体系,更换不同的弹药反而会给后勤系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这种可以使用不同口径弹药的优点对于执行特别任务的特种部队和特工是适用的,由于这些单位经常要在不同地区执行秘密任务,所以使用的弹药最好是任务地区最常见的弹药,模块化步枪在这个时候是合适的,但是如果是特工部门通常就会直接使用当地最常见的武器,比如AK系列武器,教会特工人员使用不同的武器装备本身也是特工训练的一部分,又要新定制一种新型的步枪就有点太奢侈了。
目前来看,模块化步枪现在是属于叫好不叫座的情况,虽说现在各个军火公司都在推出模块化步枪,但是军方使用的却不多。对于步枪现在的问题在于,现在使用的各种子弹的问题,对于小口径步枪弹来说,面对现在防护能力提高的各种有生力量,明显的侵害力不足。而使用全威力步枪弹,枪械的后座力使火力密度明显不足。
说实话,我觉得模块化这个概念虽然很火,然而这种通过更换枪管,撑死了再换个枪机就能从一把CQB短管子变成一把准射步枪的理想很丰满,现实还是有点骨感的。
比方SCAR-L
他从10寸枪管的CQC到18寸枪管的LB型,都可以通过快速更换枪管实现。
有时候想当然的考虑就是,老子用长管子狙完人,再换短管子下去突突突。而实际上,在战场上你更换枪管之后你还得校枪,还得调归零点,不是换一个管子就万事大吉的。
而且不同管子长度的步枪要想达到好的射击效果,子弹最好也换。比如以前的5.56的SS109弹设计用于18-20寸管子的步枪,比如M16A2。但是用在10寸的短突上就效果很差,这时候得上Mk262弹。
所以真要换枪管什么的,最好还是得回到基地去。
所以模块化对于作战来说,并没什么卵用。它的价值在于省钱...
枪管坏了?来,换一根。上一批的枪的下机匣还能用?来来来拆下来,上个新的上机匣。哪儿坏了换哪儿。
而且你想,比如毛子阿尔法装备着AK74M,某天需要近距离作战任务了,是不是得去采购一批AKS74U?要执行潜入任务,是不是得采购一批VSS/VAL摸哨?
而模块化步枪,在出任务之前只需要上个短管子,调好就行。要用.300BLK亚音速弹?换根枪管就行,连弹匣和枪机都不用换。
J20和F22的航电设备相比如何,有差距吗?
公平来说,F-22的航电系统由于研制的比较早,目前已经落后于歼-20,应该与F-35的综合航电和信息战系统相比较才行。
第五代隐形战斗机歼-20列装中国空军并成体系形成作战能力,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自行研制并装备第五代战机的国家,这也标志着中国空军跨入了隐身时代,意味着中国空军在装备水平上又一次攀升到世界顶级水平。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摄影作者)
不过,也有刻意贬低歼-20的,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的《Proceedings Magazine 》杂志曾经发表过一篇题为《美国的F-35与中国的歼-20》的专业文章,仔细地比较了这两款隐身战斗机的水平。美军认为歼-20战斗机配备了最新型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以及强大的电子战系统和光电/红外传感器,具有初级的分布式光学孔径系统,不过美国仍自信地坚持认为歼-20的航电系统与F-35还有很大差距。
其实,歼-20战机早已融合了大量当今世界最顶尖的军事航空技术,尤其是综合信息系统。据两年前珠海航展上中航工业的专家公开介绍,我们的歼-20战机也能够实现高度的电磁隐身和高效的信息交换,配备了先进的有源相控阵机载雷达,具备战场态势感知和综合信息显示系统、电子战和数据链系统。安装有类似美制F-35战机的机载光电瞄准和光电分布式合成孔径传感器系统(EOST+EODAS),能够部分取代雷达,完成“静默空战”。
首先,歼-20安装着一台技术水平比肩F-22和F-35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早在2015年,中国科协《科学中国人》杂志介绍中电科集团首席科学家林幼权的事迹,他领导了我国第一台X波段有源相控阵机载火控雷达的研制工作,这款雷达在2009年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报道称该雷达的技术水平与美国F-22战机上的AN/APG-77有源相控阵雷达相当,为我国新一代战斗机的火控雷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中国的X波段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是国际上目前最领先的机载火控雷达。在2018年的珠海航展上,我国公开展出了一款型号为LKF601E的AESA有源相控阵雷达。根据对外公布的数据,这是一种X波段的强化火控能力的多功能雷达,可以探测170公里外的战斗机,同时跟踪15个目标,对海最大搜索范围达到了220公里。外界分析LKF601E雷达很可能是歼-20雷达的一种外销缩水型号。因为机头巨大,外界预计歼-20隐身战机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孔径可能达到1米,集成2000个以上的T/R组件应该不成问题,响应的探测能力也更强,理论上可以超越F-22和F-35。
这是在珠海航展上亮相的歼-20战机综合航电座舱,安装一体化的衍射平显与先进飞行员显示头盔,采用侧杆操作和全玻璃化显示器。这种全玻璃化的先进座舱是两个并排在一起的12英寸投影显示器,分辨率为1280×1024。可显示对传感器、武器系统、飞行状态数据、战场环境和安全信息进行集中显示。当战斗中一个显示器发生故障,另一个显示器还可以成为备份。
歼-20隐身战斗机的机鼻下方,有一个独特的“钻石”形状的光学窗口,外形美制F-35战机的“光电瞄准系统“(EOTS)非常相似,这个光学窗口的外表面由数块棱形镀膜的高精度蓝宝石玻璃组成,这套光学系统可以同时整合光电瞄准和光电对抗系统,集成了红外/光学/激光照射模式,具有高分辨率成像、自动跟踪、红外搜索与跟踪、激光指示、测距和激光点跟踪等全套光电火控功能,进行一般作战时不需要额外携带光电吊舱。
再加上歼-20机身周围安装的6个IR红外传感器,雷达告警测量装置,形成了EODAS分布式孔径作战系统,就能实现全方向感知的周视探红外探测图像,兼具对空对地目标搜索和指示、导弹告警和杀伤效果评估功能,具有极好的战场感知能力。能够实现在不开雷达的情况下,实施静默探测,先敌发现目标。这是继F-35战机以后全球第二套EODAS分布式孔径作战系统,比俄罗斯苏-57先进了一个时代。
F-35战斗机的飞行性能一般般,但最大的优势是战场感知能力和网络作战能力。不过,这方面的本事歼-20也不差。歼-20战斗机能够通过分布式传感器系统作战,综合网络信息战能力,不仅可获得敌方的全方位信息,而且能够将这些信息融合处理,从而获得一个广域的战场感知能力,可将霹雳-15等远程空空导弹的性能发挥到极致。在体系对抗的时代,歼-20完全可以与F-35这种以网络战为核心的第五代战斗机相抗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航展疑现背包间谍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航展疑现背包间谍男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