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教师被欠薪集体罢课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教师被欠薪集体罢课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民国时期中国大陆高校的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悟空问答》小秘书你一晚上也不休息吗?来给我推送些陈芝麻烂谷子的答题?真无聊。
要问这个历史答案,民国时期有可数的高校顶数清华园,天津南开,浙江厦大,其余高校则是建国后创立,也是平平常常的水平。解放前,中国是一个半封建社会受外敌侵略,民众受苦受难,政府腐败无能,经济潇条,通货膨胀,民不聊生,既是有意愿深造又有何能力就读?!如北洋水师邓世昌还是去大布列颠就读的船运学堂。成为了大清的牺牲品。
而现在全国各省基本都建立了自己的教学培训学校高校。北大,哈工大,各个理工学院,技术院校遍地开花。其功能为国家建设研发科技项目,培养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和保证,也为未来发展铺垫了广阔道路!
民国时期中国高校的发展既是先进的中国人主动向西方学习的产物,又是西方文化不断向中国扩散的结果。
从教育制度上看,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创立并不是传统高等教育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从西方移植而来的。清末的“癸卯学制”是通过借鉴日本学制,间接引进西方近代学校制度。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定了“壬子癸丑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1912年——1913年间民国政府制定公布的学校系统。这两年旧历分别称壬子年、癸丑年,故称。设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3个系统。其中普通教育分3段4级;初等教育7年,初小4年,男女同校;高小3年,男女分校。中等教育4年,男女分校;高等教育6年~7年,大学预科3年,本科3~4年;专门学校预科1年,本科3年(医科4年)。学前儿童入蒙养院。大学毕业后可入大学院,肄业期限不定。儿童7岁入学至大学毕业共18学年。
其内容虽略仿法德教育制度,但仍以日本学制为主要蓝本。其中,《专门学校令》、《大学令》等文件,就带有明显的日本痕迹。
大学分为文科、理科、法科、商科、医科、工科以及文理二科为主。须同于下列各款之一者,方得名为大学:一、文理二科并设者;二、文科兼法商二科者;三、理科兼医农工三科或二科一科者。《专门学校令》将学校分为国立、公立、私立三种。
1919年,中国仅有国立大学3所,私立大学5所,共计8所。
民国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对于今天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只有认真吸取前人办学的经验和教训,才能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真正得到快速健康发展。
民国时期高校有两个特点,第一个是缺钱,导致整体水平偏弱;第二个是偏科,主要是偏文科。
关于缺钱,主要是政府没钱,自然没有经费为大学注资,导致大学更需要自筹资金。
无论是北洋政府还是民国政府,都没有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位,而是把军事和政治放在第一位。在经费倾斜上,文化教育方面只能是意思意思算了。
北洋政府的财政开支就是一团浆糊,入不敷出是常态,农业税、商业税、海关税根本无法支撑这么大的开支,不得不依赖对外借款、公债、印制钞票、种植鸦片等等极其不负责任的方式来筹措资金。在开支上,军事费用占据了绝对多数,1923年,北洋中央政府的军费开支占据了其全部开支的64%,还要负担满清留下的不平等条约赔款,还需要支付政府运作开支和人员薪水,投入教育的钱真的寥寥。地方军阀的开支更是捉襟见肘,军费开支占据其全部开支最高可达94%。在这种状态下,很多地方军阀连属下官员、吏员的工资都不敢保证,民生工程、工农业建设等等几乎都是零,文化教育的投入就是笑话,甚至还不如清政府时期的投入。比如武汉大学的基础还是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时打下的底子,北洋政府之后几乎没有任何投入;北京的几所大学年年闹欠薪,以至于教职员工发动罢教。1923年9月,广州市中等以上教职员,因欠薪5个月,无法维持生活议决罢课。11月,安徽省教职员向省长索薪被殴伤,发生风潮,多人被捕。甚至教育部都发不出工资。1926年1月5日,发生教育部部员开会索薪之事,决定查封《四库全书》作为欠薪抵押品。11月17日,北京国立大学及专门学校八校因“政府积欠经费9个月,学校难以维持”,召开联席会议宣告学校关闭。——你读读鲁迅先生的杂文,里面有好几篇都是反映这个事件的。
当然,也要地方军阀很重视教育的,比如张作霖、阎锡山等人都能提供一点经费,张作霖还知道要搞个东北大学;张伯苓筹建南开大学,也是到处募捐,北洋的徐世昌、黎元洪都曾经以私人名义给予资助。但这些都不是制度化的,而是一种临时拨款。他们还是军阀,关注的重点始终是军队而不是教育。
南京国民政府稍微好点,不管怎么说,财政上一团浆糊的北洋要好得多了,也懂得不乱发纸币、要禁绝鸦片,知道要发展点工商业了,在教育上知道要建立“国力大学”,要制度性地给点经费。不过总的来说,南京政府自成立之日起,就陷入内忧外患之中,军事费用还是占据了绝对多数,教育费用还是寥寥,比北洋政府好的就是可以制度性保障了。以下是南京政府1928-1930年收入和支出略表:
可以看到,南京政府的军费依然占据了40%多,还外债需要支出30%多,两项合计差不多就80%了,剩下的维持一下政府运作就没有什么了,好歹还给教育留下了2%,至于民生建设什么的,就根本顾不上了。
一个正常政府的财政支出,应该是下面这种,把国防费用压低到10%甚至以下,把社会保障、卫生、教育都提起来,还能搞好工农业建设和商业扶持。
民国显然做不到这一点。
民国教育缺钱的后果是什么?
第一是公立大学比较少,私立大学多。私立大学经费来自学生学费以及校长、校董事募捐。当然请的教授、招的学生也很少。1934年,北京大学只有教授56人,清华大学只有教授87人,便是规模最大的中央大学也只有教授197人,而国际驰名的协和医学院则只有十余名教授。相对于哈佛、哥大、牛津、剑桥等来说,这都是典型的“小而精”的名校。1934年,中国高校共有教员7205人,其中教授2801人,学生41768。相对于今天每年几百万、上千万大学生来说,简直就不值一提。
第二是严重偏科,只能搞一些文史哲之类的文科、社会学科。反正这种学科只要有老师、有教师、有课桌,筹措经费印点教材就能开课。至于理工类就别想了,教学器具都买不起。实验室之类的就是空想;所以各地的理工类学院,也只能讲讲理论,搞实验是比较困哪的。民国出了不少“大师”,但是没有出什么大科学家和大工程师,稍微出一点有名气的还是国外留学回来的。同时也导致民国这个阶段,中国的工业几乎就是空白,汽车、飞机、轮船这些制造有些困难,只能造些枪炮;铁路、公路、桥梁、电站也几乎就是空白;工商业只能满足于小作坊的轻工业,矿业只能搞人工挖煤——工业基础薄弱是一个因素,人才匮乏也是一个因素。
第三就是地域发展不平均。南京、武汉、北京、天津、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还有几所大学,开封、武汉、长沙、成都、西安能有一所大学都不错了,其余省份就不要想什么大学了。
第四,基础教育差。衡量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不能只看大学,还要看基础教育,也就是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当时欧美日等国家都已经初步实现了义务教育,民国在这方面恐怕是远远不及。
第五,至于有人认为民国“教育环境宽松”,那有几个原因,一是政府无法提供经费,所以大学多是私立大学,教育部不好卡脖子;二是在当时的军阀看起来,大学就相当于明清时期的国子监,大学教授就是国子监祭酒,都是储备官员,未来要靠这些人给他们施政的,所以做事不能太极端;三是当时的军阀忙于内战,根本无暇顾及大学,同时他们觉得,相比较秀才的嘴,还是同行的枪威胁更大一些。
反过来说,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在内忧外患之下,在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在战乱频发的情况下,还维持了下来,甚至能贡献出一些“大师”“学者”,大学生,已经可以称之为奇迹了,我们实在不能对当时的教育工作者要求太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教师被欠薪集体罢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教师被欠薪集体罢课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