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一提起天气,大家都觉得越来越不对劲:南方的太阳仿佛多了火力,晒得人皮开肉绽;北方呢,风雪一来,说下就下,让人措手不及。过去,气候变化这词儿大多数人都觉得离自己远。可现在拉尼娜一来,南北气候差异加剧,极端天气成了常态,所有人都被逼着正视这个难题——气候变化,它不是个遥远的科学话题,它是逼近的生活麻烦。
大城市尤其是北京,这几年经受了一场又一场的“排水大考”。每逢大雨,城市里那些看似气派的现代建筑、宽阔的道路瞬间露馅儿,城区道路成河,地铁成了水帘洞。真的是有时候下水井盖都能被积水给顶飞出去,车停哪儿淹哪儿,家家户户都提心吊胆。很多人纳闷:同样是下雨,人家东京、巴黎下再大的雨也没看人家地铁成湖,为什么北京总是败给这场“水战”?原因其实不复杂——人家早在地下做了功夫,修了排水隧道、蓄水池等设施来接住雨水,咱们的老旧管网却依旧顶着上世纪的设计,只能靠“修修补补”硬撑。
再说北方暴雪,原本少见,现在每年都有。雪花飘飘本该是浪漫事,但雪一旦大了,浪漫就变成了挑战。尤其是在那些交通枢纽,冰雪覆盖下的路面就是事故温床,铁路和机场更是频频告急。突如其来的雪,突出的就是我们城市应急的短板:应急储备和预案不够、清雪设备老旧不足,雪一旦封住了路,人流车流瞬间卡死,整个城市被按下暂停键。
面对这样的极端天气增多、强度变大,城市的承受能力其实已经不堪重负。北京、天津等大城市,本就是人口密集、楼房林立,每到天气变化剧烈的时候,全民都得上紧发条。要么在大雨里划水,要么在大雪里苦熬。这种情况之下,“修修补补”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再看各国面对极端天气的经验,东京的大雨防洪隧道,巴黎的蓄水池,都展示了一种“先见之明”:提前铺好了底子,就不怕突如其来的暴雨。这样的基础设施看似投入巨大,但长远看却是减少灾害损失、保证城市正常运转的关键。反观国内一些城市,年年喊要改造排水系统、年年喊要提升应急能力,但始终是“口号大于行动”。
也许有人会问,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大的投入吗?答案是肯定的。极端天气不仅仅是天灾,更是对城市管理者智慧和责任感的考验。如果每次大雨大雪后,管理者还是靠应急来临时救火,而不是做好长期的应对措施,未来的极端天气只会让我们的城市一次次“淹在雨中、堵在雪里”。
气候变化已是事实,城市的抗风险能力提升迫在眉睫。再过五年、十年,我们的子孙后代还会继续面临更严峻的天气考验。到时候,我们能不能自信地说:“我们为你们铺好了路,撑住了风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