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报】
近期,华夏基金因为一则有关发行中证A500指数基金的营销图片登上了热搜。图片中的争议点为,华夏基金在电梯间内的推介广告,“投A500就选规模最大的华夏基金”用大字标识,清晰显著;而实际上华夏基金仅仅是在ETF领域规模第一,却用小字体写出,被认为或存在误导性陈述。。
据新浪财经报道,《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对基金公司的宣传推介材料做出了严格要求。《办法》指出,在缺乏足够证据支持的情况下,不得使用“业绩稳健”“业绩优良”“名列前茅”“位居前列”“最大”“最好”“最强”“唯一”,以及“坐享财富增长”“安心享受成长”“尽享牛市”等易使投资人忽视风险的表述;不得使用“欲购从速”“申购良机”等片面强调集中营销时间限制的表述。
在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看来,此类涉嫌“误导性陈述”问题背后的负面隐患在当下存在较高的发酵风险,值得金融机构警惕。中证A500市场关注度高,有媒体引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网民反馈“时隔三年再一次在电梯内的广告屏看到公募产品”,称基金公司“不放过任何有流量的地方”,采用多种手段提升自身产品曝光度。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指出,华夏基金此番在电梯间营销推广中制造“噱头”,再以小字注释提醒的做法,易引发舆论质疑机构利用信息不对称、主观故意“打擦边球”进行诱导宣传问题,其相关措辞也存在以非专业、非理性的声音助长行业攀比风气的不良影响。这一营销方式不是符合声誉风险管控理念的恰当措施。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强调,该事件一定程度上暴露出金融机构营销宣传内控部门在营销和媒体推广环节工作上的疏忽,表明机构在内容发布审核流程中尚有待完善之处。有网民在华夏基金宣传图下评论表示“规模大小不是关键,合规性才是王道”,这也侧面显示出公众对机构能否做到以合规性为根本出发点、符合行业秩序,主动规避有违法律法规风险的负面隐患的考量。
实际上,在ETF领域,华夏基金在国内公募基金行业确实称得上是领军者。根据Wind数据的最新统计,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华夏基金旗下的权益ETF管理规模已突破6700亿元大关,且其年均规模已连续19年稳居行业榜首。
然而,也并非高枕无忧。随着指数型基金规模不断攀升,易方达等头部公司与华夏基金之间的ETF规模差距也在逐渐收窄。自10月以来,华夏基金密集宣布下调旗下多只ETF的管理费率。
2004年,华夏基金发行了中国第一只ETF产品——华夏上证50ETF,打开了中国ETF市场的发展大门。此后十余年里,华夏基金不断创新并丰富自身的产品线布局,首批推出了多种类型的ETF产品,涵盖了诸多领域,其中包括中国首只中小盘股票ETF、首只跨境ETF、国内首批行业系列ETF等。
2019年,ETF市场真正迎来了第一次爆发式增长。产品数量从当年的284只增长至2023年的897只,份额从4892.85亿份跃升至20185.36亿份,市场规模也从7501.42亿元扩大至20521.12亿元。截至今年11月11日,ETF数量已激增至1009只,整体规模更是突破了37000亿元,相较于去年末增长超过了83%。
从2023年开始,低费率竞争就在指数ETF领域打响。不少基金公司纷纷采取行动,将部分ETF产品的管理费率从原来的0.5%下调到了行业的最低档0.15%。2024年10月份之后,华夏基金也开始频繁下调旗下多只ETF产品的管理费率。
具体来看,10月9日,华夏基金宣布下调华夏创业板100ETF及其联接基金费率,管理费率由0.5%降至0.15%,托管费率由0.1%降至0.05%;16日,华夏上证科创100ETF及其联接基金的管理费率也由0.50%下降至0.15%。按照华龙证券的粗略估算,上述两只主要基金费率下调后,每年基金公司将向投资者让利约2900万元。
一组数据代表了这背后的“心酸”。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华夏基金管理总规模达到16696.25亿元,与排名第一的易方达基金仍相差3000多亿元。目前华夏基金旗下共125位基金经理,投资年限超10年的老将共有13位,其中管理年限最长的两位基金经理是郑煜和阳琨,但二者在基金管理上均表现平平。
【责任编辑:李扬子 】
本文来自【中国能源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